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近期將退出市|媒體:比特幣交易平臺將全部關停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96W

9月1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地方互聯網金融整治辦的監管人士獨家獲悉,監管已對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下定論:“全部關停,並於近期退出市場。”

媒體:比特幣交易平臺將全部關停 近期將退出市

9月13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中國互金協會”)發佈風險提示稱,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並表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爲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近期,各地監管部門加強了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調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在9月上旬召開會議,要求代幣發行融資交易平臺以及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必須做出全面清理整頓工作。

實際上,監管者的目光早在今年年初開始就聚焦在比特幣平臺上。1月6日,人民銀行北京營管部、央行上海總部先後約談國內主要的比特幣交易平臺負責人。隨後,又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現場調查。

1月18日,央行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幾大交易平臺都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行爲。比特幣中國存在超範圍經營、違規開展配資業務、投資者資金未實行第三方存管等問題;“幣行”(Okcoin)、“火幣網”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此外,這些平臺均未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制度。

中國互金協會在13日晚的風險提示中指出,近年來,比特幣、萊特幣以及各類代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在一些互聯網平臺進行集中交易,涉衆人數逐漸擴大,所形成的金融和社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範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爲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風險提示中還強調,投資者通過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的交易平臺參與投機炒作,面臨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安全性風險等,且平臺技術風險也較高,國際上已發生多起交易平臺遭黑客入侵盜竊事件,投資者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不法分子也往往利用交易平臺獲取所謂“虛擬貨幣”以從事相關非法活動,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近期大量交易平臺因支持代幣發行融資活動(ICO)已被監管部門叫停。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中國互金協會同時呼籲: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爲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也在13日發佈關於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國際標準的“三反”法律法規體系,建立職責清晰、權責對等、配合有力的“三反”監管協調合作機制,有效防控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風險。

比特幣的交易活動主要在中國,今年年初,僅比特幣中國、幣行Okcoin、火幣網三家國內平臺交易量就達到全球的98%。在監管介入之後,中國境內的交易量明顯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截至9月14日14:30,根據國外網站,幣行Okcoin的交易量全球第二,佔比12.45%,比特幣中國佔10.64%,位列第三。

早在8月30日,中國互金協會就曾發佈對ICO的風險提示。9月4日,央行宣佈將ICO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暫停國內一切交易。

根據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爲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爲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儘管這項政策是針對ICO,但其中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定性可見一斑。”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而近期其他國家對ICO及虛擬貨幣投資活動的監管也趨於嚴厲。9月12日,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FCA)針對ICO和數字貨幣風險發佈警告。FCA稱,ICO是高風險、投機性強的投資活動。這並非是FCA第一次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提出風險警告。

近日,還有媒體報道稱,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

目前中國境內已經有第三方交易平臺國交網暫停所有幣種交易。截至目前,幣行Okcion、火幣網、比特幣中國國內三大平臺分別發佈回覆稱:目前並沒有接到相關通知。Okcoin幣行並稱,如果該報道屬實,可以轉型爲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