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引無數路人圍觀|國寶被放置街頭叫賣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國寶被放置街頭叫賣 引無數路人圍觀

近日,西安古玩市場上出現了不得了的東西:金縷玉衣。要知道這種金縷編成的玉衣,是漢代皇帝死後才能穿用的殮服。這樣難得一見的國寶,如今光天化日之下躺在街頭上,自然引發各路圍觀。 

國寶被放置街頭叫賣 引無數路人圍觀 第2張

賣家是這麼忽悠的:“我是湖北省孝感人,在鄭州做房地產生意,賠了,不得不把祖上傳下來的這件寶貝便宜出手,最低售價5萬元。你買去,三五千萬甚至幾個億都能出手。”“這件衣服是秦代的,早在漢代就挖出來了,一代一代傳了下來,現在到我手裏,就因做生意賠了,才把它拿來賣掉。”

當鄭州市文物稽查大隊範隊長和文物專家趕到現場,賣家一下就慌了,接着就要收拾東西走人。鄭州文物考古院的汪姓專家拿起玉衣仔細看了看錶示:“這根本不是文物,也沒有什麼玉片,‘金縷’是銅縷,‘玉片’完全是用樹脂和塑膠製成的,頂多算是個工藝品。”按照商品的原則,肯定是因爲有市場、有人購買,纔會有人賣,也不想想,金縷玉衣可是國寶,我國目前已經出土金縷玉衣的墓只有八座,你在大街上看到的能是真的嗎?可是偏偏有人信! 

國寶被放置街頭叫賣 引無數路人圍觀 第3張

“文物收藏熱”現象已經出現好多年,熱度一直不曾降下來。中國人對文物的熱愛由來已久,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文物大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華人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深入骨髓。除此之外,也與人們生活水平逐漸變好有關,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餘力去關注文物和文化。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總是出現一些文物收藏亂象,令我們的文化蒙羞。 

藉此亂象,徒有其名、渾水摸魚者層出不窮,假的令人髮指的文物到處可見,鑑定證書滿天飛,“專家濫”已成氾濫之勢。那些“金縷玉衣”也就是在身上鍍了一層金而已,並沒有玉的成分,稱不上真正的“金縷玉衣”,有的直接就是竹子做的,作假也用點心好不好!真假難辨,魚龍混雜,不僅是指文物,還包括整個收藏行業,整個利益鏈條。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天下熙熙,皆爲利兮;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文物造假皆爲一個字:利。一方面是假文物、假古董充斥市場,另一方面是文物鑑定機構良莠難辨。假文物氾濫讓絕大多數民間收藏者做了冤大頭,無疑是一件很“悲催”的事。 

國寶被放置街頭叫賣 引無數路人圍觀 第4張

文物市場亂象叢生,根本原因在於法律缺失。我國民間文物流通始終處於法律的空白地帶,對文物造假牟利行爲缺乏法律規範。衆多的古玩市場、鑑定機構只有工商執照,遊離在文物部門監管之外。顯然,當民間收藏熱如火如荼時,文物市場出現了法律真空,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又不適用古董買賣,收藏愛好者買了假文物,難以通過《消法》維權、索賠。 

文物市場亂象亟待道德規範與法律監控雙管齊下。文物鑑定是一門科學和高深知識,不可缺失嚴謹的治學精神與職業操守。法律規範是治亂利器,要打造從文物鑑定、拍賣、市場管理、打擊贗品“一條龍”的強有力地監管鏈條,這既是對文物、文化的保護,更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