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官方出臺意見地方開展|“三點半”難題困擾家長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3W

課後三點半,孩子放學早、家長不便接,這是困擾不少家長的難題。

“三點半”難題困擾家長 官方出臺意見地方開展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積極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模式。《意見》指出,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渠道作用;科學合理確定課後服務內容形式;切實保障課後服務學生安全;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等是《意見》提出的課後服務主要內容。

天津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楚愛華認爲,《意見》落實起來有三個難點:一是學校能不能真正做到拒絕集體教學或補課;二是作爲家長,敢不敢放手把孩子業餘時間交給學校,讓他們在同齡羣體中自由自在地讀書、遊戲和成長;三是對老師來講,肯不肯加班,報酬能否讓老師滿意。

先期探索 亟待突破

在教育部發布課後服務工作的《意見》之前,各地已經有不少破解課後三點半難題的探索。

北京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課外活動計劃”:學校在週一至週五下午3點半至5點的課外時間,安排每週不少於3天、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體育、藝術、科技等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吉林省長春市推行“課外文體科技活動”:中小學利用課後時間開展每週不少於四天,每天不少於一個小時的課外文體科技活動。江蘇省南京市實行“彈性離校”:學校負責對“彈性離校”的學生統一安排,集中管理,安排專人組織學生進行以完成作業、預習複習和課外閱讀爲主的自習,或組織學生開展體育、科技、藝術等領域的自主實踐活動。

“教育部的文件對於改進課後服務指明瞭方向。‘課後一小時’在北京已經實施兩年了,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孩子放學早、家長不便接的矛盾。”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三小校長劉可欣說。

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封留才認爲,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在堅持學生家長自願的前提下,也要加強審覈。對具備條件按時離校的,要在規定時間放學,學校不能大包大辦。同時,構建協同推進機制,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落實開展課後服務工作所需的經費保障,並納入財政預算,有條件的地區可積極探索有償服務,在減免困難羣體費用的基礎上合理收費,推動課後服務工作向優質、高效、特色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努力實現兩個突破。”南京市中央路小學校長林虹有自己的經驗:一是理解與認識的突破,教師是提供此項服務的主體,引領教師逐漸從“因工作量增加可能帶來負面情緒”到目前逐漸“對彈性離校社會意義形成理解與支持”;二是形式與方法的突破,學校採取“1+1”的方式,“彈性離校”期間學校每天均有一位本校教師專人全程在專門的教室照管學生,同時邀請家長志願者參與,這是“現代學校管理”邀請家長參與管理的一種方式,讓雙方更親近了。

避免一頭熱,引導社會廣泛參與

此外,《意見》出臺帶來的一些問題也引發社會關注。例如,教師勞動保障如何解決?學生安全如何保證?場地不足怎麼辦?

對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邱建新表示,推行這項工作,教師無疑是主角,充分信任和激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十分關鍵。如何調整好現行績效工資管理、在激勵制度上尊重教師新的勞動付出併合理給予補貼,這應該切實研究解決。

林虹建議,如能設立“兒童彈性離校留校期間校園意外傷害保險”,則可適當爲學校“減壓”。

劉可欣則表示,有條件的社區適當分擔一部分學生,舉全社會之力共同開展課後服務。

“但好事辦好並非易事。從一些城市試點看,一方面政府主導很關鍵,另一方面能否充分引導社會廣泛參與也十分重要。不能只是政府‘一頭熱’,還要積極整合社區、學校、教師(包括離退休教師)、志願者、專業社會組織和機構的力量,共同參與、實現社會共治。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應明確自身的職能和角色,一方面財政支持,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共同參與,另一方面建章立制,以督查考覈,責任追究規範管理,實現由‘管理’向‘治理’的轉型,有利於家長、學生、學校、教師、社區和社會組織的多方共贏。”邱建新表示。

(本報記者 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