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面餡露天擺|北京立交橋下支攤賣小吃:碗不洗套袋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3.17W

南三環多處立交橋下,每晚有人支攤賣小吃

碗不洗套袋 面餡露天擺

近日,有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在南三環輔路邊,每晚有不少攤販在人行道上支起小攤製售小吃,衛生狀況也無法保障,他們沒有經營執照,這樣的現象已經有好幾年了。他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夜間執法力度,保證道路秩序,確保食品安全。8月30日晚,記者來到實地進行了探訪。

北京立交橋下支攤賣小吃:碗不洗套袋 面餡露天擺

擀麪皮、和餡兒、包餃子、下鍋煮……全在露天進行。

南三環多處立交橋下便道上

無照攤販露天包餃子賣燒烤

晚上10點半,記者首先來到南三環趙公口橋,在橋東北角的便道上,有人正在擺攤賣小吃。在一棵大樹下襬着一張桌子,上面有五六個塑料盒子,裏面裝着各種餡料和醃製好的鹹菜、大蒜。桌下有一個藍色大水桶,一旁的臉盆裏裝着一團和好的面,煤爐上的一口大鍋冒着熱氣,裏面的餃子正在翻滾,女攤主拿一把漏勺翻攪着。桌旁的樹幹上掛着一盞燈,將小攤照得非常亮。另一張桌上的白色塑料盒裏盛着各種涼菜,一名食客盛了一盤涼菜後走到牆根下的小桌旁,和同伴邊聊邊吃。沿着牆根一字排開有五六張小桌,桌上放着筷子筒和各種調料。

在橋東南側的路邊,也有一個小吃攤。靠着路邊的鐵欄杆支着兩張圓桌,一張桌上放着餡料和餃子,另一張桌上放着幾盆涼菜。地上有兩個泡沫箱摞在一起,鐵欄杆上還掛着幾個大塑料袋,旁邊的樹上掛着兩盞燈,光線刺眼。街邊停着兩輛出租汽車,車熄了火,頂燈亮着,兩名身穿黃色襯衣的“的哥”正在攤位的小桌旁吃飯。

在這個攤位東側一百米的路邊,還有一個小吃攤,攤位後邊是一扇大門,寫着“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這個攤位的食客並不多,其中有一名身穿黃色襯衣的“的哥”。這處攤位正好位於路燈下面,藉着路燈光,兩男一女正在忙活。其中一名中年女子在小桌前碼放餃子,一張塑料膜蓋着一團和好的面,桌下有一個敞着口的麪粉袋。

晚上11點半,記者在東鐵匠營橋的東南角又發現了一個小吃攤,攤位上有一對繫着圍裙的男女正在忙活。記者看到這家小攤除了賣水餃以外,還售賣滷煮。一口冒着熱氣的大鍋擺在便道邊,鍋裏飄着一塊塊豆腐和火燒,一把大鐵勺搭在鍋邊。“滷煮一碗18塊,餃子一盤15塊,現煮現吃。”攤主向記者介紹道。桌上有四五個塑料板,上面擺滿了包好的餃子,女攤主負責包餃子、煮餃子,男攤主負責收拾碗筷。只見他將食客吃完的盤子收拾起來,將盤子裏罩的塑料袋取下來扔到桌下的小桶裏,再套上一個塑料袋,然後把十多個套着塑料袋的盤子摞成一摞。他旁邊地上的臉盆裏,堆滿沒有清洗的小盤小碗,旁邊是一個大垃圾桶。

記者數了數,在趙公口橋、東鐵匠營橋、方莊橋以及成壽寺路和三環路的交界橋下,四處共有9個小吃攤。食客最多的小吃攤在成壽寺路和三環路相交的橋下,輔路的隔離欄杆南側,擺了十來張桌子,每張桌前都坐滿了人,食客們大聲喧譁。兩輛三輪車停在一側,一輛車裏賣鐵板燒,一輛車裏賣烤冷麪。還有一輛廢棄的三輪車,車廂裏有幾個人正在爲食客煮東西。橋下掛着幾盞燈,將周圍照得通明,燒烤升起的油煙在橋下飄散。

北京立交橋下支攤賣小吃:碗不洗套袋 面餡露天擺 第2張

盤子外套着一次性塑料袋,一把漏勺放在水質混濁的盆裏。

食客隨意佔道停車

食品安全難以保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路邊小吃攤的食客多爲上夜班的人,其中大多數是男性,以出租汽車司機爲主,還有代駕司機和外賣送餐員,偶爾有一些路人。一位身穿“代駕”字樣背心的男子說:“忙了一晚上,回家路上正好看到路邊有人賣餃子,我知道他們是沒有執照的小販,衛生條件也不好,但是大半夜沒地方吃飯,只好湊合填飽肚子。”小吃攤位於立交橋下的路口,很容易被來往的司機和行人找到,有不少出租汽車司機直接把車停在路邊吃飯。

路邊擺攤還會影響交通。在趙公口橋西北角的路邊,便道上擺了十幾個桌子,坐了十幾名食客。機動車道的隔離欄杆邊,停靠了七八輛出租汽車,佔了一條車道,經過的汽車只好趕緊併線到另一條車道。

除了南三環輔路邊的小吃攤,在其他道路的街角,也能看到有人在路邊擺攤賣小吃。在安樂林路和蒲黃榆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的過街橋旁,有兩輛三輪車停在輔路上,一輛車身的圍擋布上寫着“東北烤冷麪”,另一輛的圍擋布上寫着“手抓餅”。兩車頂上各懸一盞燈,車座旁掛着一個煤氣罐,油煙四散,還有不少垃圾散落在車輛周圍。一位剛出地鐵站的男子說,他每天都路過這個路口,這些攤販幾乎天天都在,售賣的食品也不乾淨。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攤主們都選擇晚上出來售賣,是因爲路邊擺攤不用租門面,經營成本低。另外,這段時間沒有執法人員檢查。一位攤主說,“雖然吃夜宵的人不多,但是晚上只要有人出來吃飯,我們就有買賣。”選擇在主要道路邊擺攤,是藉着市口好,來往的路人一眼就能看到。

本報記者 楊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