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9.93K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古樸典雅、精美華貴的景泰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被稱爲國寶“京”粹,然而這項技藝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卻瀕臨沒落。《非凡匠心》“匠心體驗引領者”張國立再穿龍袍,向於洋、種丹妮科普景泰藍的知識。爲了有切身體會,三人特地拜師琺琅廠第三任總工藝美術師、同時也是林徽因的第二代弟子鍾連盛,親自體驗了景泰藍極爲細緻、繁複的流水線工藝。張國立感慨:“點藍時,一個是掐絲縫隙那麼小,每一個顏色都不一樣,還要去做漸變,有的時候手稍微抖一點,顏色就串了,一天下來頭暈眼花。詳細地瞭解景泰藍的生產過程,讓我們更加敬佩這些爲景泰藍工藝傳承發展做貢獻的琺琅廠所有技師們。”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2張

“皇上”再穿龍袍 張國立談景泰藍如數家珍

本次皇家工藝美術匠心之旅還未開始,張國立就用三道關於景泰藍的基礎問題考驗於洋和種丹妮兩位年輕“匠心體驗者”。兩個年輕人回答錯誤,被罰在景泰藍展廳補習,而身穿龍袍的張國立早已在此靜候多時。曾經作爲皇家御用品的景泰藍,自然要讓“皇上”來科普。聽到兩個“匠心體驗者”的一陣“瞎說”,張國立忍不住站出來糾正錯誤、進行科普。張國立侃侃而談,博物館中琳琅滿目的景泰藍工藝品,從瑞獸到香爐,名稱和用途,對他來說都爛熟於心。原來,張國立通過演戲瞭解景泰藍,《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大殿上就曾經擺過景泰藍工藝品,而爲了這次的匠心體驗,他專門學習了相關知識。

張國立、於洋和種丹妮一行三人蔘觀博物館時,兩個年輕人發現,林徽因、樑思成夫婦與景泰藍竟然有不解之緣。張國立講起自己在做準備工作時瞭解到的信息:“五十年代初期,景泰藍市場開始萎縮,匠人們爲餬口紛紛轉行。景泰藍工藝瀕臨失傳之時,林徽因、樑思成夫婦被一隻景泰藍花瓶吸引,開始關注景泰藍。1951年,樑思成、林徽因在清華大學成立工藝美術研究小組,林徽因抱病帶領錢美華等學生經過長期調研,將景泰藍製作工藝傳承下來。小組終於研究出新中國第一批景泰藍,被郭沫若稱爲‘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在國際舞臺大放光彩。”可以說,沒有林徽因、樑思成,就沒有琺琅廠的今天。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3張

張國立拜師林徽因弟子 體驗點藍工藝頭暈眼花

景泰藍乃純手工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在掐絲、點藍、燒製、磨光這主要的四大工序裏,還糅雜多達108道工序,必須由一個團隊集體合作才能完成。“匠心體驗引領者”張國立帶着“匠心體驗者”於洋、種丹妮來到北京琺琅廠,決定分別體驗一道工序。琺琅廠第三任總工藝美術師、林徽因第二代弟子鍾連盛介紹:“儘管是流水線工藝,然而每道工序都異常繁複,除了技師要有極高的審美天賦外,還考驗着他們極大的耐心、細心和毅力,在這裏工齡十年以上的技師才能操做。”

張國立選擇學習最需要細心的點藍工藝,一天的體驗下來,張國立已經因長時間伏案工作而頭暈眼花、腰痠背痛。頗有耐心的種丹妮也在體驗過掐絲工藝後坦言眼睛已花。而一直在800度燒爐前呆着的於洋也已然感覺身在火焰山。殊不知他們拜訪的老技師從事這項技藝一干就是三四十年,有的已經退休卻仍然放不下心中的這份牽掛,仍守着這一方天地,要將景泰藍這份國寶“京”粹傳承下去。張國立坦言:“這玩意急不得,一點都不能想別的,只能踏踏實實好好做。景泰藍工匠人守着這一方古舊的天地,傳承古法、創新發展,一代代景泰藍人才是景泰藍工藝百年發展史中,最爲閃耀的晶瑩之光。”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4張

經林徽因和樑思成的搶救,景泰藍製作工藝得以傳承下來。時光流轉,景泰藍的火種由林徽因的第二代弟子鍾連盛及其28歲的年輕弟子曾潔延續下去,而秉承着《非凡匠心》每期都會以新老兩代匠人合作一件匠心之作,在張國立、於洋、種丹妮的主題構思下,鍾連盛和曾潔聯手合作了一對名爲“和和美美”的景泰藍作品,展現中國兩代匠人一脈相承,大善大美的工匠精神。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5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6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7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8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9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10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11張

《非凡匠心》張國立再披龍袍 體驗皇家點藍工藝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