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總理拿下4大“成果”|“旋風”訪德25小時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當李克強總理經過10小時長途飛行抵達德國首都柏林的時候,《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總理的來訪,是否會爲德國、爲歐洲帶來“旭日陽光”?而李克強總理短短25小時的“旋風”訪德,無疑是給全球經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當李克強總理經過10小時長途飛行抵達德國首都柏林的時候,《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總理的來訪,是否會爲德國、爲歐洲帶來“旭日陽光”?

這一提問的背景顯而易見: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逆全球化聲音上升,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中德兩國作爲世界第二、第四大經濟體,釋放什麼樣的信號,對於歐洲乃至世界經濟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而李克強總理短短25小時的“旋風”訪德,無疑是給全球經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異常緊湊的行程中,李克強與默克爾共同力倡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承諾要用中德關係的穩定性、成熟性爲世界注入穩定、合作、發展的積極力量。

與此同時,李總理還說服默克爾公開表態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15條義務,推動“中國製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力促中德“創新合作”。

短短25小時,總理用爭分奪秒的“克強節奏”,換來了爲國家爭利,爲百姓謀福的4大“成果”。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第2張

成果1:力倡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爲全球經濟注入積極力量

當地時間5月31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剛剛抵達柏林,就馬不停蹄趕往德國總理府,與默克爾舉行中德總理年度會晤。他在會晤中強調:中德兩國共同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爲地區和世界注入穩定、合作、發展的積極信號。

自由貿易有多重要?兩位總理在共見記者時分別列舉了一組數字。默克爾說,去年中德貿易額達到1700億歐元,中國已經成爲德國在全球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李克強總理進一步表示,去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爲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德國對中國投資增長74%,今年一季度,中德貿易在世界貿易低迷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當前世界不確定因素在增加,但中德關係的穩定性、成熟性將爲世界注入穩定、合作、發展的積極力量。”李總理說,“中方願同德方共同發出維護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積極信號,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攜手爲人類進步作出貢獻。”

他強調,我們必須順應全球化潮流,同時對一些國家應對全球化中出現的問題妥善加以解決。

“昨天我和默克爾總理會談的時候看到窗外陽光明媚,今天依然如此,我相信,明天、後天也會是如此。”李克強意味深長地說。“人類應當向前走,不能繞彎,更不能後退。我們對世界前景充滿樂觀。”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第3張

成果2:說服默克爾公開表態,德國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條約義務

當地時間1日上午,默克爾在與李克強總理共見記者時的一句表態,立即引發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已於去年到期。德方認爲,歐盟應致力於找到一個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對中國非歧視性的解決方案。”默克爾說,“我們支持WTO的原則和規則,我們也會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條約的義務。”

中國2001年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其中第15條規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據的做法應當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這是對中國的一條歧視性條款。這期間,一些國家始終將“市場經濟地位”概念與此相捆綁,拒絕履行這一承諾。

李克強因此在多次外交會見中敦促有關方面按時履約。在此次“旋風”訪德期間,他與默克爾3次會面商談時,每次都就“履行15條義務”積極溝通,最終說服默克爾做出上述積極表態。

更重要的是,作爲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做出此番表態,對歐盟乃至其他各有關方面及時履行15條義務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這也是李克強總理此次“旋風”訪德的又一大重要“成果”。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第4張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第5張

成果3:爲“中國製造2025”站臺,對接德國“工業4.0”

在當地時間1日上午的小範圍會談結束後,李克強與默克爾共同見證兩國十餘份合作協議簽署。這些涵蓋經貿、新能源汽車、三方合作、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協議,正是總理此行達成的又一重要“成果”:助力“中國製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

此前,在李總理的力推下,“中國製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已經結出了第一批果實:中德合作建設的首條“工業4.0”示範線已在瀋陽落地,瀋陽、青島、蕪湖、揭陽、太倉等各具特色的中德產業園區蓬勃發展。而李克強此次訪德期間不僅見證中德共同簽署中國製造2025創新中心合作協議,還見證了江淮汽車集團與大衆汽車、北汽集團與德國戴姆勒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和備忘錄。

“德國的製造業世界領先,中國則是一個後起的、還在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德國產品處在全球市場的高端,中國產品正在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德國有先進的科技和蜚聲世界的工匠精神,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李克強說,“我們的合作對雙方、對全球,包括聯合拓展第三方市場都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當天兩國總理見證的另一份協議,就是中國三峽集團和德國福伊特集團在巴西聖保羅州巴拉那河流域伊利亞電站和朱比亞電站的機組改造項目。

在25小時的行程中,李克強總理爲“中國製造2025”站臺的努力體現在幾乎每個環節。另一個具體事例是:5月31日下午,李克強剛下飛機就趕往總理府出席的中德總理年度會晤,向默克爾明確提出,希望德方爲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大飛機C919取得歐盟適航認證提供支持。

“旋風”訪德25小時 總理拿下4大“成果” 第6張

成果4:中德創新合作升級,爲兩國合作裝上“新引擎”

見證兩國協議簽署、共見記者後,兩位總理立即趕往下一場活動:共同出席“中德論壇—共塑創新”並發表演講。

三年前,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期間,中德發表了以“共塑創新”爲主題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兩國有關部門隨後分別出臺的《中國戰略》和《德國戰略》,更開創了大國“科技合作”的先例。

而在此次訪問中,李克強提出,中德創新合作應進一步“升級”:兩國創新合作不僅包括科技、基礎研究和教育領域的合作,未來還會更多表現在企業間通過市場的合作,尤其是大中小企業的“融通創新”。

事實上,李克強與默克爾此次共同見證百度公司和博世集團自動駕駛技術戰略合作協議,以及中德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合作協議,正是這一“升級”的具體體現。

李克強在演講中表示,德國基礎研究領先、科技實力雄厚,發明創造衆多,是公認的創新強國。中國市場規模巨大、人力資源豐富,產業體系齊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在創新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說:“中德兩國創新資源稟賦高度互補,我們的創新合作,正在給中德合作裝上新的引擎。”(特約記者 儲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