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情感 > 親情友情

只有利用不好的人|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

欄目: 親情友情 / 發佈於: / 人氣:2.93W

最近看了幾起殺死自己親生母親的案子,讓我想起之前有個新聞是孩子因母親收手機,撕扯後,把母親殺了,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手機,可達弒母殺娃程度?有人意外,有人震驚。只是十三年,養育之恩不比遊戲體驗深刻嗎?如果只怪罪孩子的話,家長又怎能脫開關係呢?作爲孩子的監護者有這麼幾點,你要清楚:

1、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哪怕商量好的規則,在遊戲正酣的時刻,兒童是很難堅守的。有的家長不理解,那遊戲怎麼就不能暫停?我這麼打個比喻吧,如果你生病了很難受本想請假的,而這個時候領導突然讓你去完成另一件非常緊急且重要的事情,你是不是心裏很不高興?不僅心理還是生理。

兒童遊戲酣暢,尤在線競爭性遊戲,被叫停的感覺,與此相仿。你讓他遵守什麼規則?很難。但是,單機遊戲,被叫停的難度小點。所以,後來我們電遊的玩耍規則,以“任務”“場次”爲切割線,不用時間。電遊經驗豐富的兒童,知道一局多久,他會選擇。

2、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第2張

遊戲可算現代社會的一種代謝方式,因爲有苦存在。成人化解壓力舒緩自我的方式多樣。而放學後,兒童家庭生活裏,父母能提供什麼?夠不夠豐富?合不合性情?滿足不滿足兒童內在的需求?是家庭主動創設的,還是兒童自己摸索找到的?成人是手機陪伴式陪伴?還是成人勞碌無瑕的缺位?……所以,兒童平板時間過久、遊戲過度,有沒有其自然性?是否存在合理的地方?

3、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第3張

圍繞遵守遊戲規則產生的親子矛盾,愈激烈愈說明衝擊到了父母權威,成人必先失智,局面纔會失控。

我兩次歇斯底里的時候心底還遊絲殘存點教育學的理智。事後反思,那兩次都是在孩子們個性成長、理性思維發展、自我形成的階段更替時期爆發的。

  那個時期我自身的狀態、生活壓力、工作壓力、情緒體驗等等,都聚集一起了。具有覺察和反思能力更強的成年人,有責任,在這種矛盾處理中,主動擔責調整。而且,家庭氛圍的底色到底是專制、寵溺、民主,最能在矛盾時的肢體衝突中體現。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第4張

成年人,在和兒童身體有明顯懸殊的時候,佔絕對優勢。所以,12歲的男孩,可以弒母。因爲,他體格足夠大了。

4、

電子產品帶來的生活方式,有其自然週期,有出現,就有消亡。抗拒不如正視。家裏有倆娃,五歲第一次接觸平板,七歲有自己的pad,九歲配智能手機,十一歲換代pad。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第5張

六年下來,他們基本扔掉了手機遊戲(嫌棄屏幕太小,系統卡頓),放棄了王者榮耀(操作空間問題)我的世界(發現打到滿貫不過如此)……目前第五人格在線(女娃),穿越火線攢鑽中(男娃),明日之後還有點興趣(倆)。更多時候,是十分鐘內登陸領裝備,看一節遊戲直播或攻略。除了遊戲,pad主要用來看漫畫,刷新聞。這和成人睡前刷朋友圈,有區別麼?剛興起微信朋友圈的時候,很多人天天曬,現在還有幾個人曬?除非你有自己使用朋友圈的目的,基本上,自然而然就斷了。一樣的。只要兒童的家庭現實生活每日正常發生,情感交流自然、親子互動順暢,手機平板,就是個浮雲。

男孩弒母歸咎手機?手機不會殺人,只有利用不好的人 第6張

作爲當下在場的監護者,實際上,我內心也還是有些戰戰兢兢。因爲,從個體經驗上看,我的童年只有電視,沒有網絡。現在與未來,從未經歷,只有學着坦然地做,錯了,覺察了,發現了,趕緊改。僅此而已。那些視手機平板爲兒童問題行爲罪惡之源的觀點,是不是武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