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劇迷瘋狂追劇 吃仙丹 模仿濟公上吊 躲進衣櫃想 穿越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38W

  劇迷遇到精彩的電視劇喜歡追看本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因追看電視劇而引發的“事故”卻層出不窮——眼睛看出毛病,誤食損害身體,更可怕的是有些“入戲太深”的偏執劇迷,竟因沉迷虛擬情節,上吊、打劫,甚至將自己反鎖在衣櫃“玩穿越”。看來,如今的影視劇除了要在片頭打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外,“珍惜生命,拒絕模仿”等提示也很必要。

劇迷瘋狂追劇 吃仙丹 模仿濟公上吊 躲進衣櫃想 穿越

劇迷瘋狂追劇:不眠不休看電視劇,吃仙丹,模仿濟公上吊,躲進衣櫃想“穿越”

  瘋狂事例1:忘我追看“甄嬛”72小時
  後果:引發白內障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日,原本就有600度以上近視的34歲女性白領,追看《甄嬛傳》不眠不休連看72小時,突感眼睛乾澀、發癢不舒服,視力模糊前去就醫,原本以爲只是近視度數增加,檢查後才瞭解竟然引發了“早發性白內障”。解放軍451醫院視光中心主任康軍解釋,看電視或使用3G產品,並不是導致白內障提早到來的元兇,臺灣這名女患者很可能眼部周邊本身就有病竈,“根據臨牀和資料顯示,使用視頻終端導致白內障的情況還是很罕見的。”不過,康主任也解釋,現代人們因過於頻繁或過早使用數碼產品,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最顯著的表現就是近視,而且越早出現近視,將來度數就會越深,如果人在幼兒園時期就有近視,以後就很可能發展成高度近視。所以愛護眼睛,對視頻終端產品的使用還是要有所節制。”

  瘋狂事例2:吞服感冒藥和消炎藥當“仙丹”
  後果:急送醫院催吐


  自古很多人迷戀“長生不老”。無論神話劇《西遊記》、《封神榜》,還是歷史題材《大明宮詞》,都涉及丹爐煉藥的情節,雖然最終都會表明仙丹不存在,長生不老不可能,但不諳世事的孩子卻“很傻很天真”相信了傳說。

  去年8月,安徽合肥孫先生4歲的兒子,就模仿電視劇裏煉丹藥的情節,將家中藥箱裏一些過期的感冒膠囊、消炎藥片在小碗裏研碎,然後再撒上鹽、白糖等佐料混合成“仙丹”偷偷吞服,經過檢查由於誤服藥量並不是太大,醫生對孩子實施催吐後,孩子的身體並無大礙,但孫先生一家人卻嚇得不輕,從此把藥箱鎖進家裏帶鎖的抽屜裏。

  西安交大一附院營養科教授段瑪瑙解釋,誤服藥品對胃腸、腎臟、肝臟的解毒功能都有傷害,“小劑量可通過洗胃、催吐的方式‘解毒’,在胃裏架管,兩千到三千毫升水灌進胃裏,反覆沖洗兩三次,讓毒素不留在身體裏。”但如果藥物劑量過大或者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對人的臟器造成傷害,臟器功能衰竭導致人的生命出現危險。

劇迷瘋狂追劇 吃仙丹 模仿濟公上吊 躲進衣櫃想 穿越 第2張

劇迷瘋狂追劇:不眠不休看電視劇,吃仙丹,模仿濟公上吊,躲進衣櫃想“穿越”


  瘋狂事例3:藏衣櫃想“穿越”到皇宮
  後果:引發呼吸困難


  電視劇《巴不得爸爸》是TVB2009年巡禮劇集之一,主人公是生活在現代香港的一名警察,通過一個衣櫃穿越到民國時候,遇見了年輕時的父親。

  去年5月份,一名4歲貴陽女童,效仿《巴不得爸爸》“衣櫃穿越”的橋段,躲藏進自家大衣櫃,心想一覺醒來就能看見皇宮,誰知卻被困於衣櫃中,最終因缺氧引發呼吸困難等症狀,所幸家人發現及時,纔沒有引發悲劇。女童外婆介紹說:“孫女迷上穿越劇後,常常就把‘我要穿越,我要穿越’掛在嘴邊,直到某天上午看完電視後,跑進父母臥室,進去半小時不見出來,我感覺不對勁才把孫女找出來,現在想想都後怕。”

  事後,女童的父母就借媒體之口表達,希望自家的危險事故千萬不要再發生在其他家庭中,“提醒千千萬萬的家長,要引導好孩子,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劇迷瘋狂追劇 吃仙丹 模仿濟公上吊 躲進衣櫃想 穿越 第3張

劇迷瘋狂追劇:不眠不休看電視劇,吃仙丹,模仿濟公上吊,躲進衣櫃想“穿越”


  瘋狂事例4:模仿濟公懸樑自盡
  後果:不治身亡


  安徽肥東11歲女童“芳芳”,2012年8月19日中午,看完電視劇《濟公》後,避開正在給弟弟餵飯的奶奶,獨自一人去了另一個房間,找了一條農村用來掛東西的繩子,站在房樑下兩包稻穀上,效仿電視劇裏濟公“上吊”的情節。“芳芳媽媽”接受採訪時說,“孩子當時還對她的奶奶說:‘奶奶你看,濟公好厲害,還能上吊噢!’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從事情發生到被發現,前後不到半個小時。”據媒體當時報道,120急救趕到現場前,女孩的家人和鄰居實施了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但孩子當時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嘴脣、臉部發紫。

  西安市社科院青少年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勇表示,在孩子對是非真假沒有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加之極強的模仿慾望,他們看到的一些情節,很有可能就會成爲效仿的對象,“在我國,影視作品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分級,陪同孩子觀看文藝作品時,應及時與孩子溝通,告知他們虛擬與現實的區別,告知他們如果效仿可能帶來的傷害,家長必須隨時普及安全教育,加強防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