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生活小竅門 > 中藥

藜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欄目: 中藥 / 發佈於: / 人氣:1.36W
藜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拼音名】Lí

【別名】萊、釐、蔓華、蒙華、鶴頂草、紅落藜、舜芒谷、紅心灰(艹?)、落黎、胭脂菜、飛揚草、灰莧菜

【來源】
藥材基源:爲藜科植物藜及灰綠藜的幼嫩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podium album L.2.Chenopodium glaucum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割取全草,去雜質,鮮用或曬乾備用。

【原形態】
1.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莖直立,粗壯,具條棱,綠色或紫紅色條紋,多分枝。葉互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爲葉片長的1/2;下部葉片菱狀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3-6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微純,基部楔形,上面通常無粉,有時嫩葉的上面有紫紅色粉,邊緣有牙齒或作不規則淺裂;上部葉片披針形下面常被粉質。花小形,兩性,黃綠色,每8-15朵聚生成一花簇,許多花簇集成大的或小的圓錐狀花序,生於葉腋和枝頂;花被片5,背面具縱隆脊,有粉,先端微凹,邊緣膜質;雄蕊5,伸出花被外;子房扁球形,花柱短,柱頭2。胞果稍扁,近圓形,果皮與種子貼生,包子花被內。種子橫生,雙凸鏡狀,黑色,有光澤,表面有淺溝紋。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形態與藜極相似,但植株較小;植物體有粉,葉下面灰白色。花被片3-4,基部合生;雄蕊1-2,花絲不伸出花被。扁圓形的種子上有細點紋。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荒地、路旁及山坡。
2.生於農田、菜園、村舍附近或有輕度鹽鹼的土地上。
資源分佈:1.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2.我國除臺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外,其他地區均有分佈。

【性狀】
性狀鑑別(1)藜 全草黃綠色。莖具條棱。葉片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呈菱狀卵形至寬披針形,葉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麪灰黃綠色,被粉粒,邊緣具不整齊鋸齒;葉柄長約3cm。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
(2)灰綠 藜全草灰黃綠色。葉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矩圓狀卵形至披針形,邊緣呈波狀牙齒。葉上面平滑,下面有粉而呈灰綠白色。小花在枝上排列成斷續的穗狀或圓錐狀。
粉末特徵:(1) 藜 灰綠色。①葉片上、下表皮均有不定式氣孔,以下表皮較多。②草酸鈣簇晶多見,大的直徑29-69μm;小的直徑9.8-19.6μm。③花被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氣孔不定式;外表面有多數腺毛。④腺毛的腺頭球形或長球形,直徑25-70μm,柄部單細胞。(2)灰綠藜 灰黃綠色。①葉氣孔不定式。③腺毛的腺頭球形或長球形,直徑49-98μm,柄單細胞。

【化學成份】藜全草含揮發油[1],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L-亮氨酸(leucine),β-谷甾醇(stigmasterol)[2]。葉含草酸鹽[3],葉的脂質中含脂肪,主要爲棕桐酸(palmitic acid),二十四烷酸(carnaubic acid),油酸(oleic actid),亞油酸(linoleic acid),谷甾醇,二十九烷(nonacosane),油醇(oleyl alcohol),蠟等[4]。根含甜菜鹼(betaine),氨基酸、甾醇、油脂等[1]。種子含油5.54%~14.86%[5]。花序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香草酸(vanillicacid)[6]。

【藥理作用】藜可供食用,也可作飼料或藥用。生長在日本的變種藜 Chenopodium album var.Centrorubrum對蚯蚓有先興奮後麻痹作用,其最小有效濃度爲水浸劑0.5%,醇浸劑1%;水浸劑排蟲率爲33%。食藜後經日光照射,可致藜日光過敏性皮炎。有謂此病似與女性內分泌變化有關。曾有報道綜合207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其中因食藜發病者 88例,佔42.5%。用維生素 B12肌內注射治療效果較好。用生長在日本的變種藜(Chenopo-dium album var. Centrorubrum)濃縮水煎液,醇浸液,醚浸液,多量注人兔皮下,也會引起對日光和紫外線的過敏反應,不但在注射局部,且在遠隔部位亦有潮紅、水腫,甚至皮下出血和壞死,同時還有貧血及體重減輕;此可能系因藜葉中感光物質進人體內,再經日光照射所致。豚鼠飼食試驗,未見類似病症。將藜的70%醇浸劑用於蛙、蟾蜍、鴿、小鼠、豚鼠、兔等,對呼吸先興奮後抑制,終因呼吸麻痹致死;亦有降壓和抑制心臟的作用;能增加平滑肌器官的運動,對末梢血管主要是收縮;對骨胳肌和運動神經常呈麻痹作用;但連續用於兔和小鼠,可逐漸產生習慣性,使麻痹作用減弱,同時耳殼、四肢、尾根等處發生充血、浮腫、出血等症狀,且可因紫外線照射而增劇。

【性味】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主發熱;咳嗽;痢疾;腹瀉;腹痛;疝氣;齲齒痛;溼疹;疥癬;白癲風;瘡瘍腫痛;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漱口或薰洗;或搗塗。

【附方】①治痢疾腹瀉:灰藋全草一至二兩。煎水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皮膚溼毒,周身發癢:灰藋全草、野菊花,等量煎湯薰洗。(《上海常用中草藥》)③治疥癬溼瘡:灰菜莖葉適量,煮湯外洗。④治毒蟲咬傷,癜風:灰菜莖葉,搗爛外塗。⑤治齲齒:鮮灰菜適量,水煎漱口。(③方以下出《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⑥治白癜風:紅灰藋五斤,茄子根莖三斤,蒼耳根莖五斤。上藥曬乾,一處燒灰,以水一斗,煎湯淋取汁,卻於鐺內煎成膏,以瓷合盛,別用好通明乳香半兩,生研,又入鉛霜一分,膩粉一分相和,入於膏內,別用煉成黃牛脂二合(兩),入膏內調攪令勻,每取塗摩所患處,日三用之。(《聖惠方》)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殺蟲。
2.《綱目》:煎湯,洗蟲瘡、漱齒:搗爛,塗諸蟲傷,去癜風。
3.《四川中藥志》:清熱退燒。
4.《上海常用中草藥》:止瀉痢,止癢。
5.《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殺蟲止癢, 除溼熱,利水。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