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影視 > 電影熱點資訊

觀衆需二|大師哈內克《快樂結局》爲何遭差評

欄目: 電影熱點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1.92W

大師哈內克《快樂結局》爲何遭差評?觀衆需二

《快樂結局》海報

鳳凰網娛樂訊(文/柯諾) 《快樂結局》本質上就不是一部討好觀衆的作品,也不是一部一次就能在110分鐘裏完全看透,完全消化的電影。場刊《銀幕》打出2.2分,法國媒體甚至集體給出了4個哭臉差評,這種失望與錯愕並存的評價結果其實是可以想象到的。

《快樂結局》的集大成在於,它既被哈內克過去一系列作品的身子和影子所建構,又以手機直播,社交網絡等新型媒介介入了電影的影像載體,成爲影片信息傳遞的新工具。它在碎片化的,看似雜亂無章的敘事結構中映射出一個歐洲中產階級家庭的暗流涌動與內裏的支離破碎,隱祕指向當下歐洲社會矛盾的隱藏危機。

大師哈內克《快樂結局》爲何遭差評?觀衆需二 第2張

電影呈現了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各個成員對移民的反應

這個中產階級家庭人人都和移民有接觸,他們所遭遇的夢魘如同《隱藏攝影機》,移民管家的種族身份設定可涉及《巴黎浮世繪》,而老人喬治可說就是《愛》裏的原型,小孫女的心理疾病與心狠手辣的行爲就像是《班尼錄像帶》裏癡迷於暴力的小男孩,沉淪於變態性行爲的保羅,又像是《鋼琴教師》裏的於佩爾…除了人物角色和表達主題的呼應之外,《快樂結局》又有着哈內克電影典型的風格標籤:固定長鏡頭,運用門框與鏡框形成逼仄又有割裂感的構圖,第三人稱的監視器視角,畫外空間聲音的參與…

《快樂結局》就像是哈內克現階段對自己序列作品的總結陳詞,但這絕非原地踏步,因爲在這一集結的狀態中電影既回溯了過去,其實也向前跨出,而被普遍批評的敘事鬆散,轉場間無聯繫,人物浮於表面等種種問題,我倒持相反意見,傾向於是他的有意而爲之,因爲在我看來,《快樂結局》的作者已經不只是哈內克了,更多地是銀幕前的觀衆。

大師哈內克《快樂結局》爲何遭差評?觀衆需二 第3張

電影中的中產階級家庭

在《快樂結局》的官方劇情介紹裏這樣寫道,這是一部關於中產階級家庭的“Snapshot”,這一個單詞對於我們理解哈內克的創作意圖至關重要,“Snapshot”兼具快照/抓拍和簡要介紹的雙重含義,因此,即便《快樂結局》有如《機遇編年史的71塊碎片》和《巴黎浮世繪》一樣碎片化的敘述結構,在場景的切換和聯結中,之所以沒有這兩部來得通暢、緊密和貼合(例如,《巴黎浮世繪》在被打亂的場景中順暢地呈現出三條敘述線),一方面可歸因於這個被聚焦的羣像,家庭人數之多,另一方面則是因snapshot這一拍攝理念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或許也是哈內克所期許的效果。在這個由家庭的裏和外所共同纏繞而出的複雜的關係鏈條中,它以快速轉場和簡明扼要的方式行進着故事的走向與人物的面向,這般淺嘗輒止的做法,必將讓很多觀衆感到茫然無措。

但是,哈內克就是在以此做電影敘述方法的新嘗試,當很多創作者還牢牢把持着故事的因果關係,抑或佔據着詮釋電影的話語權時,他在《快樂結局》中,更多擔任的是一個提供窺視這個家庭人物生活視角和觀察素材的引領者,觀衆得從這種快照式的場景鏡頭中迅速又完整地捕捉重要信息,同時從這些信息中理解哈內克作爲一個作者導演的鮮明態度和立場,然後將信息整合,自我讀解,最終才能構建出電影最後的樣貌,這顯然不是一個簡單又討觀衆喜歡的做法,觀衆往往是懶惰的接收者,而非製造者,但哈內克在《快樂結局》裏希望的,就是要讓每一個觀衆做電影的第二位作者。

在哈內克過去的所有作品裏,故事事件不是清晰的有因和留白的無果並存,就是突如其來的結局找不到直接可做解釋的觸發理由。譬如,《巴黎浮世繪》第一場戲裏的羞辱非法移民事件,就影響了後來事件參與者的生活境況,並以生活的未知性做結尾,或者像《第七大陸》,最後一家三口關在家裏,集體自殺,電影卻沒有提供可直接獲取的自殺緣由。《快樂結局》則是融合了這兩種故事事件的敘述方式,一方面,老人喬治最後騎着輪椅走向大海以求死亡,這個行爲在他和理髮師以及孫女的對話中得到了清楚的解釋,另一方面,孫女爲何毒死自己的媽媽,以及安妮的懦弱兒子爲什麼最後要邀請黑人移民擾亂他媽媽和未婚夫的訂婚宴,電影也沒有直接提供原因。

大師哈內克《快樂結局》爲何遭差評?觀衆需二 第4張

快照式呈現人物

哈內克曾說,“我喜歡用偵探小說的手法把觀衆緊緊抓在座位上”,《快樂結局》正是如此,每一個精心設計的場景中編織又隱藏了很多可待解碼的信息點,而這些正是解開以上困惑的關鍵,解開未知密碼的正是觀衆本身。譬如,

在喬治的生日宴上,安妮的兒子讓大家給做飯的移民管家太太鼓掌,在場的人都沒有反應,這個鏡頭很短,是抓拍式的,但它閃現的是安妮兒子對於移民的立場,或許也能側面體現出是他後來擾亂媽媽宴會的緣由之一;當喬治在路上想尋求黑人移民幫助時,一位白人出場,似乎是在驅逐他們,哈內克處理這個場景的方式是用車聲蓋過他們對話的聲音,讓觀衆從他們的肢體互動中自我理解,這個快照式的生活事件彷彿就是歐洲移民與白人矛盾問題在全片中的顯像點與濃縮點;安妮兒子邊唱Sia的《Chandelier》邊精神失常地跳舞,如果觀衆瞭解了這首歌的歌詞和MV的創作背景,可能就是解開他瘋狂行爲的另一個通道。

《快樂結局》是哈內克從《機遇編年史的71塊碎片》到《巴黎浮世繪》後的又一次對於碎片化敘事理念,懸念和衝突製造方式的一次遞進與改進。一個個片段場景看似鬆散連接卻可以無限延展出這個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廣度和人物關係的深度。《快樂結局》是哈內克特意打造的未完整的作品,對這個文本和影像的二次整合創造是觀衆,只可惜,有人中途放棄,有人沉沉睡去,能接受這種表現手法的好像只剩真正喜歡哈內克作品的影迷了。

本文系鳳凰網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