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知音號上講述十段知音往事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15W

知音號上講述十段知音往事

演員們準備登船記者何曉剛 攝

昨天,長江首部漂移實景劇《知音號》爲觀衆獻上第一次完整演出。不同於普通戲劇只講一個故事的敘事方式,《知音號》在不同情境中,分別演繹建築商抵押家產建成武漢大學、江夏首富之女與愛人歷劫重逢等一個個“走心”片段,應和着這部大劇“相逢、相知”的“知音主題”。

知音文化聯手大江美景

武漢故事提升武漢形象

“太精彩了,作爲一個武漢人,我覺得這部劇講出了城市的血脈,作爲一個武漢人,自己的城市擁有這樣一部出色的大劇讓我很自豪,以後外地朋友來武漢,我會推薦他們來看的。”遊客劉漢生說。

武漢天鵝國際旅行社是本地主要地接社之一,負責人嚴祥表示,《知音號》集船、劇、碼頭等資源爲一體,不但是一個演藝項目,更是一個地道的“漢味”文化主題公園。在這裏遊客通過實景、實感、穿越等形式深度參與,能更好體驗到武漢城市之美、城史韻味。“比我預期的還要驚喜,迫不及待要邀請外地遊客來看看武漢的這部大劇!”嚴祥說。

《知音號》正式公演前,已有10家旅行社上門尋求合作,將在全國、全球範圍內對其進行推廣。

法國駐漢領事館文化專員柯迪文表示,這部劇非常精彩,這種特殊的觀劇體驗,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現在武漢正向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正需要這樣優秀的文化作品來做註腳。

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副院長舒伯陽認爲,《知音號》打開了武漢絕佳的城市形象營銷窗口。據他介紹,武漢多年來讓人熟知的城市地標,只有黃鶴樓、東湖、木蘭文化生態景區羣等。但貫穿城史始終的大江元素、知音故事,卻一直缺乏有分量、有內涵的文化載體。《知音號》以船爲媒,以極具城市特色的碼頭故事爲載體,讓知音文化和大江美景完美結合,講述出一個更有味道的“武漢故事”。這樣一個形式新穎且極具文化底蘊的項目,是武漢城市形象推廣的“抓手”,有助於城市塑造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

記者匡志達 張馳 通訊員江朝

遊輪內設六大場景

近百件展品來自全球

《知音號》是湖北省“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重點創新文旅項目,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聯合著名導演樊躍共同打造。

《知音號》有座獨特的“漂移劇場”。這個劇場是專門打造的一艘上世紀風格的蒸汽遊輪與知音碼頭。“知音號”遊輪全長120米、上下共4層,分別設置6大演出場景、98個艙室。

爲完美呈現演出效果,“知音號”在設計與裝修風格上,完全仿造上世紀30年代的江上輪船。船上和碼頭上的燈光、桌椅及上千種道具,絕大部分是按1:1實物還原的復古物件。

遊輪上設置的“城市記憶博物館”,陳列着近百件展品,均是全球徵集而來、有近百年曆史的武漢老物件。知音碼頭則是長江沿線首個“戲碼頭”,從鋼架棧橋到碼頭上水塔、吊車等設施,都高度還原老式碼頭風格。

十多個故事取材自武漢城史

精彩再現沈祝三承建武漢大學

在這個華麗的“漂移劇場”裏,一個個精心編排的故事賦予它深深的武漢印記。

這部大劇取材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漢。遊客分別從A、B、C入口進入船艙,將看到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有十多個,大多取材自武漢城史。也許一段短暫的演員對話,背後卻是一段感人的事蹟。

譬如:一位男子攙扶着一位戴禮帽、墨鏡的先生在艙外廊橋散步,男子不住地讚歎:“先生承建武漢大學,真是了不起!”先生則說:“雖然賠上了一雙眼睛,但建好武漢大學,我值了。”這個短短的故事,說的是上世紀30年代,雙目失明的沈祝三承建武漢大學,後來因洪水導致工程成本飛漲,但從小失學的沈祝三爲了武漢大學這個“知音”,信守承諾不漲一分錢工錢,甚至抵押全部家產,最終建成了美麗的武漢大學。

知音的故事自然少不了愛戀。在二樓酒吧,通過調酒師的旁白,講述着這樣一個故事: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武漢某報社記者,愛上了江夏首富的女兒,卻被女方家長強行阻止。男記者無法聯繫愛人,拼命尋找幾年也無果。終於在一次採訪中登上“知音號”,偶遇了幾年沒找到的女孩,兩人相擁的一刻,全場掌聲雷動。

知音的故事還可以讓遊客自己來演繹。在《知音號》的船票上,印着一個個不同的房間號碼。遊客遊覽到“知音號”3樓時,可以依照號碼進入不同房間體驗。而另一位陌生的遊客,會憑號碼和你進入同一間客房。在短暫的幾分鐘時間裏,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可以一起聊天、寫明信片,也許就憑着這段特殊緣分成爲了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