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瞭解貧困戶對扶貧貸款的疑問|川農學子深入大山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層層疊疊的山路,零零散散的碎石,匆匆忙忙的身影,踉踉蹌蹌的腳步,迎着晨曦,伴着夕陽,農忙時節,宜賓市興文縣的小路上,他們的背影與扶貧同行。

爲響應國家兩個一百年計劃,扶貧小額信貸應精準扶貧之運而生。2017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爲探知政策推行一年對於扶貧脫貧的成效,四川農業大學“農情”團隊成員走入大山,從貧困農戶身邊得到最新鮮的反饋。

貧困村民含淚講述,貸款修房解決短期問題。

“您貸款的資金主要用途是什麼呢?”小隊成員得到的回答往往與修建房屋有關。“房子不修,心裏住的不安心,裂縫已經蔓延了半邊牆。”年近七旬的廖奶奶指着斑駁牆面上日益加深的缺口含着淚對小隊成員講述。

修建房屋解決了他們最迫切的問題,帶來了解決短期重要問題的幸福。但大部分農戶對於扶貧小額信貸了解較爲有限,每當提及與貸款對於脫貧的貢獻的相關問題時,他們的目光總是略顯茫然。對於更遠的未來未曾有過更多的思考。

川農學子深入大山:瞭解貧困戶對扶貧貸款的疑問

(圖爲與貧困村民的交談 鄭成梅 攝)

從貧困村民到調查隊員,什麼是脫貧?引思考

“什麼是脫貧?”“怎樣脫貧?”在農戶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熾熱的陽光下,田壟間中年男人的回答是兒女教育問題的完美解決,屋檐下耄耋老人的答案則是安全穩固新房的落成。共樂鎮新陽村村民彭家兵的牆上掛着自己的三年目標,16年對應的方格里寫着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脫貧。年近四十的彭家兵重病加身,不能進行持續的體力勞動,父母皆已離世,又無妻無子,每月僅靠190元的低保及輕掃鄉村公路的500元維持生計。扶貧小額信貸能做的唯有幫助命途多舛的他修葺自家岌岌可危的土坯房,對於開源創收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略帶病色的臉上充斥着對於新房滿足的笑容,連連點頭的對小隊成員講述他已脫貧的事實。或許他的心裏,有一間自己的堅固屋檐已是莫大的幸事。

然而未來生活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離開扶貧貸款這隻柺杖的他如何改變自己生活的困境?無獨有偶,許多村民對於脫貧的理解仍停留在擁有一座堅固的房屋,對於未來如何還款及創造新的收入來源缺乏考慮。這令小隊成員對於“脫貧”也不禁打起了問號。

川農學子深入大山:瞭解貧困戶對扶貧貸款的疑問 第2張

(圖爲在建新房 包翰韜 攝)

村支書談脫貧困擾:缺少長期特色產業支持

“縣上要求的脫貧收入是每年人均3200元,我們爲自己存定的標準是每年人均3500元。目前已經有很大進展,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普及,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但是開源問題依舊存在,如何授人以漁幫助貧困村民實現真正脫離貧困依舊困擾着整個村委會。主要問題在於缺少可以長期發展的特色產業,大部分村民發展的產業都是養殖業,但養殖業隨市場波動較大,盈虧不定。”村支書帶着感慨向隊員講述。

伴着夜幕的降臨,小隊成員結束了第一天的調研,但對於小額信貸的反饋與關於脫貧攻堅的思考卻遠遠沒有結束,將與小隊成員一路,走在興文縣曲折的山路上。

(劉玥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