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以文化交流搭起民心相通之橋(大家手筆)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61W

歷史上有兩條始自中國的交通大動脈,一條是張騫策馬西行的陸路,一條是鄭和揚帆南下的海路,它們實際上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打開今日的世界地圖,中國倡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開啓了不同文化交流互鑑的新時代。我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實現民心相通,需要從多方面下功夫,其中文化是必須依靠的力量。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凝聚着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和獨特智慧。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應有意識地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互鑑,搭起民心相通之橋。

以文化交流搭起民心相通之橋(大家手筆)

有針對性地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交流通常以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爲形式。當前,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到底應該對外提供哪些文化產品和服務呢?這是首先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由於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價值取向和審美趣味的不同,不同國家民衆對於文化的需求必然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我們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文化市場進行調研,對其民衆的文化喜好進行分析。只有找到“一帶一路”參與國民衆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有針對性地提供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中華傳統文化才能走出去、走進去。

尋找雙向交流的最大公約數。非洲手鼓慷慨激昂,帶有火熱的原始氣息;俄國油畫注重寫實,社會悲劇感強烈;中國京劇博大精深,一個簡單的動作蘊含着無限意味……這些都是各個國家在歲月長河中不斷淘洗、積澱而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各異但同樣精彩。傳統文化的交流應尊重差異、兼收幷蓄。今天,單向的、以我爲主的文化走出去往往難以滿足多樣文化相互交融的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競爭變成了競合,文化交流也由一方向另一方輸送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其他優秀文化,善於尋找文化交流中的最大公約數,是中華傳統文化深入“一帶一路”參與國民衆心中的必由之路。

以現代方式呈現傳統文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因素被應用到時裝、電影等之中,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愛。可見,傳統文化應積極尋求現代表達方式,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新形式予以呈現。如果不能與時代連接、缺少現代表達方式,一些傳統文化因素就容易成爲一堆零散的符號、呆板的素材。中華傳統文化要走出去,必須充分考慮現代人的接受習慣。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國外煥發生機、打動人心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互聯網時代,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華傳統文化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應善於搭乘互聯網這列快車,以技術變革爲依託,拓寬傳播渠道,創新傳播方式。中華傳統文化要走出去,就應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真正“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一帶一路”建設對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強調的是,盲目地一擁而上並不是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展現給世界的最佳選擇。只有富有感召力的文化價值觀念才能打動人心,只有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才能佔領市場。因此,只有善於把中華傳統文化中那些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挖掘出來、弘揚起來,走出去與其他文化交流互鑑,才能更好搭起民心相通之橋。

(作者爲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