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簡潔最美好(兩岸聚焦)|人生最後事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9.8K

人生最後事 簡潔最美好(兩岸聚焦)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內,親友們站在草坪邊,爲逝者舉行骨灰植存儀式。

張曜鍾攝

“……2017年4月6日植存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迴歸大自然的懷抱,精神永存!”在20餘位親友的目送下,王先生的骨灰被家人傾入3個2米深的洞中,而後填入鮮花和覆土。親友哀悼、默禱,整個葬禮不到半個小時。不立碑、不設牌,沒有花圈和香火,沒有沉痛的背景音樂,取而代之的是,綠樹環繞,青草茵茵,一片靜謐中,間或傳來幾聲鳥鳴。

這是位於新北市法鼓山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常見的一幕。

喪葬,堪稱人生最後一件事。以往人們追求葬禮隆重、墓地豪華,認爲這樣纔是對逝者的尊重。臺灣近年來挑戰習俗,改變觀念,大力推動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自然葬,令迴歸自然蔚然成風。

挑戰傳統喪葬習俗

以儉樸代替奢華

到臺灣“走透透”,經常可見一處處被戲稱爲“夜總會”的墓園。臺灣地狹人稠,早年沒有特別規定,人們通常選擇土葬,導致墓葬雜亂無章,甚至佔用良田森林。1985年,臺灣確立以火葬爲主的長期喪葬政策。雖未強制火化,政策宣導下火化率仍逐年提高。根據“內政部”數字,1993年,全臺火化率佔當年死亡人口的45.87%;至2015年底,這一數字已達到95.65%。

就習俗而言,臺灣與大陸同樣風行厚葬。喪儀奢侈鋪張,死亡變成高消費,一場普通葬禮花費也要20萬元新臺幣(以下均爲新臺幣)左右,有的甚至上百萬元。殯葬業也成暴利行業。“那時,成本不到2000元的骨灰罐,可能要價5萬、10萬。”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專員張國雄回憶。

上個世紀90年代,爲改變社會風俗,臺灣主管部門大力推動“改善喪葬設施及葬儀計劃”,一方面補助各地修建公園化墓園、納骨塔、殯儀館、火葬場等設施,倡導骨灰入塔,即火化後骨灰罐存放在靈骨塔中;另一方面,倡導儉樸辦喪。

1994年7月,臺灣佛教團體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與臺“內政部”合辦臺灣喪葬儀式的省思與改善座談會,針對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提出改善之道。依據這個思路,當年8月、12月,法鼓山與臺北市政府分別舉辦了兩場聯合奠祭。張國雄說,“兩場聯合奠祭可謂開臺灣風氣之先。”

臺北殯葬管理處副處長施淑梨介紹,聯合奠祭一般由10位逝者組成,舉辦共同告別式。先各自舉行家祭後,再由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或民間團體爲亡者公祭,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公祭結束,再各自出殯。爲鼓勵民衆參加聯合奠祭,政府通過募款等方式籌措資金,爲民衆儘可能提供免費服務。不但告別儀式不收費,遺體冷凍、化妝和火化等項目也都免費。家屬只需承擔牌位、壽衣、棺木等費用。

陳先生的父親5年前過世。當時,他諮詢葬儀社,最低廉的也報價在10萬元以上。有人向他推薦聯合奠祭,最終不到3萬元辦完儀式。陳先生說,“如果像我們家這樣,不講究一定要華麗的禮堂布置,而且也沒錢的話,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他認爲,“畢竟禮俗只是給活着的人看,對於死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如今,全臺各縣市都在推行聯合奠祭,並逐漸成爲常態。臺北市從每月舉辦一次增加到每月十幾次,依據臺北殯葬管理處公佈的數字,2016年有1324人選擇聯合奠祭。不過,限於民情,臺灣南部縣市的聯合奠祭,仍以貧困家庭爲主。

名人示範帶動風潮

從入塔到入海入土

目前,臺灣民衆已普遍接受骨灰入塔的觀念。臺灣各地墓園以及一些寺廟均建有靈骨塔,也有私人購地修建家族靈骨塔。

4年前,王女士的母親去世,她精心挑選後,將母親骨灰安置在臺北市護國禪寺的靈骨塔中。她欣慰地表示,此地交通方便,便於祭奠,花費9萬多元,價格也可以接受,“這樣的塔位現在已經很難找了。”也有人理性地認識到,入塔也並非長久之計。張國雄就表示,“你的子孫記得你,但三代之後、50年後可能就沒人記得了,100年後要留給誰?”

2002年臺灣主管部門開始推動環保自然葬,包括樹葬、花葬、海葬等方式。除了做觀念上的宣導,政府補助殯葬設施建設,鼓勵興建環保園區。目前,全臺灣已設立29處樹葬園區、2處植存園區。樹葬、花葬園區環境都非常優美。臺北富德公墓的詠愛園樹葬區,松柏青翠,綠草如茵;陽明山臻善園花葬區,種植了櫻花、流蘇、羅漢松等喬木,以及杜鵑、茶花、桂花等灌木,如同一座大花園。樹葬、花葬須選址墓園,植存園區就設於普通林園。

然而,將骨灰撒入海里或土中,不立碑、不留名,民衆心理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臺灣的經驗是名人示範,帶動風潮。“內政部”2001年在一場殯葬改革研討會上,首次舉辦淨化殯葬儀俗意願書籤署活動,希望通過社會精英帶頭,超越死亡禁忌,勇敢地說出自己想要的殯葬方式。

2004年,著名導演李安父親李升病逝。告別式後,李安按照父親的遺願出海舉行了海葬。李安告訴大家,父親生前交代要將骨灰撒至海中,以完成其遙望大陸故鄉,守護臺南之心願。他說:“海好美,水好清,這一切都很美。父親走得很乾淨,我也不掉淚了。”2005年,臺灣舞蹈家羅曼菲辭世,她生前也公開表示要以最簡單、潔淨的方式完成身後事。最後她的遺體火化後,撒在她父親墓旁的松樹下。

2007年前後臺灣各地修建了多處環保自然葬區。法鼓山2007年把一塊400多坪的山坡地,捐給臺北縣(現爲新北市)政府,設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用於骨灰植存——樹葬設在墓園,植存則撒入林園中。張國雄介紹,第一位植存在生命園區的就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師傅東初老人。

2009年2月,聖嚴法師圓寂。他留下遺囑:“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按照他的遺願,骨灰也植存於金山園區。當時,各行各業3萬信衆上山觀禮,很多是從中南部包車而來。各大媒體廣爲報道,“那一次,讓植存觀念傳播很廣,也獲得更多認可。”張國雄介紹,“植存簡潔、清潔、節約,不僅得到法鼓山弟子、新北市民的認同,更有外籍人士、基督教徒甚至伊斯蘭教徒選擇在這片草地植存。”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一度緊俏到需提前半年登記,新北市爲此增建了另一處植存園區。

我的葬禮我做主

讓生命迴歸自然大地

與此同時,臺灣地方政府也對環保自然葬推出了很多鼓勵政策。大部分環保自然葬是免費的,有的地區會收取2000元、5000元不等的少量費用。不僅如此,施淑梨介紹,臺北市民如果從骨靈塔遷出,改選環保自然葬,會得到經濟上的獎勵。比如遷入富德墓園樹葬,獎勵1萬元;遷入陽明山花葬園區,則獎勵2萬元。去年共有近60位已入塔者改爲環保葬。

選擇環保自然葬的人越來越多。臺北、新北、桃園三縣市合辦的海葬,最初每年1場,至2013年已增加到4場,2016年則達到9場。而據臺“內政部”統計,選擇環保自然葬的人數也從2004年的225人,增加到2015年的9136人,佔當年死亡人口的5.58%。

樹葬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張國雄介紹,最初,骨灰放在可融解的玉米罐中,後來發現即使是玉米罐3年也沒有融化,於是改爲棉紙袋,又發現棉紙袋雖然半年可融化,但骨灰卻結塊,不易融入土壤,所以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目前是直接將骨灰撒入土壤。

然而,畢竟這是一場觀念之戰。相對於只是觸及習俗層面的喪禮奢儉,喪葬方式挑戰的是人們對於死亡的認知。相對來說,都會區接受度很高,比如臺北市,據施淑梨介紹,2016年,選擇環保自然葬的人佔當年死亡人口比例近16%。南部和鄉下則沒有這麼成熟。

即使逝者認同樹葬、花葬,家人卻可能不接受。因爲不設墓碑、不辦法會、不設貢品,對親人是否不敬?一位名叫克利斯的網友就坦承,老爸之前提到想要樹葬,但他和老媽都沒有確定,最後用了在靈位前擲杯的方式,否定了樹葬,還是選擇讓老爸入靈骨塔。爲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臺灣相關部門2002年特別修法,允許預立遺囑或以意願書的形式,選擇環保自然葬,而家屬要尊重逝者的選擇。事實上,選擇環保自然葬有利於環境永續,也就是讓逝者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如同聖嚴法師所說,“生命過程如同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變遷。當我們在人生最後的階段,選擇迴歸自然大地,就是讓生命圓滿,無限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