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它能爲我們帶來什麼?|服務機器人來了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新華社廣州4月13日新媒體專電 題:服務機器人來了,它能爲我們帶來什麼?

服務機器人來了,它能爲我們帶來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周穎

圓腦袋、胖身材,“眨巴”着“眼睛”,用愉快的聲調發出“歡迎光臨,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的服務語音。近日,在廣州一家生鮮超市門口,兩個可愛的迎賓機器人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

一位顧客駐足“嚐鮮”,觸摸機器人顯示屏上的“跟隨”按鈕,並經“模仿指定動作”通過驗證。機器人隨即跟隨這名顧客移動。行走途中,當遇到另一名顧客阻擋,機器人還會停下來,發出“委屈”的聲音“對不起,我走得有點累。請問您能讓一讓嗎?”小機器人可愛幽默的反應,逗樂了不少圍觀的羣衆。

在廣州、深圳,細心的市民發現,除了在商場可以發現服務機器人的身影,在機場、政務服務大廳、銀行,甚至在某些線路的公交車上都能與服務機器人“不期而遇”。

隨着技術的進步,服務機器人已從實驗室環境走入市場。服務機器人能幹什麼,如何便利我們的生活?

服務機器人能爲我們帶來什麼?

日前,一段某快遞公司分揀機器人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起來。視頻中,裝備橙色托盤的小機器人在地面上快速、有序穿行,將一件件包裹運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揀。電量較低時,小機器人還能自動“跑”到電源插口自助充電。

機器人進行快遞分揀、工廠機器人換人……因其相對成熟的市場應用體系,工業機器人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陌生。可對於服務機器人,在哪些領域它已率先進入市場,又爲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呢?

在深圳歐鎧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企業負責人何建忠演示了該公司研發製造的“美女一號”送餐機器人工作運行程序。一個約一米六個頭的機器人,雙手端着兩層托盤,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當遇到直角拐彎,“美女一號”能夠順暢轉身;有人擋住“她”,“她”也會自動停讓。

何建忠說,送餐機器人前年推向市場的時候,銷量是500多臺,根據不同型號,每臺的價格在4萬到6萬之間。“珠三角企業的用工成本大概每年每個工人要5萬-6萬。而這些機器人的設計使用壽命至少是十年。所以從長遠的成本考量來看,還是有不少企業願意嘗試使用送餐機器人。”

此外,還有一種集人臉識別、語音交互、業務辦理等功能爲一體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出現在機場、銀行、政務服務大廳等特定場景。

去年11月份,深圳機場引入pepper機器人“小莫”,爲旅客提供諮詢指引、地圖導航、航班查詢等服務。乘客不僅可以通過人臉或者身份證進行識別,獲得登機信息,打印登機牌,還可以通過語音向“小莫”諮詢信息。

這款服務機器人“小莫”是深圳阿西莫夫科技有限公司爲深圳機場“量身定製”的。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康平陸說,他們本身並不生產機器人硬件本體,而是基於智能服務機器人,整合人機互動、機器學習、機器視覺分析、SLAM實時導航,開發適用不同場景的應用和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就是給服務機器人加上智能大腦,讓它具備自然的語言交流能力、機器視覺探知周圍環境的能力,使其成爲整合機場大使、值機功能等爲一體的角色,爲旅客帶來高效、便利的服務。”

在廣州,細心的乘客會發現,226、538等部分線路公交搭載了車載智能出行機器人“歐巴”。乘客通過“歐巴”WiFi熱點功能連接其手機APP可以面對面,指導其揮臂、轉頭等動作。

研發生產“歐巴”機器人的廣州部族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孟鑫說,對於乘客而言,這款機器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其內置了紅外報警器和火源、氣味傳感器,能夠對車內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

事實上,服務機器人不僅在機場、銀行等領域表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也走入醫療康復、家庭娛樂等領域,爲人們帶來便利。工信部去年4月發佈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目前,我國服務機器人在科學考察、醫療康復、教育娛樂、家庭服務等領域已經研製出一系列代表性產品並實現應用。

走入萬千家庭,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儘管服務機器人在各大科技展會賺足眼球,並初步走入市場。然而,真正形成可持續的市場應用,成爲家庭真正的“生活助手”,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廣州某商場的迎賓機器人,雖然其搭載了投影、音樂、廣播等多種功能,但針對顧客的核心需求“導航到特定商品的特定位置”功能卻無法實現;機器人避障後想要繼續行走,還得顧客重新“模仿動作”通過驗證。用一位顧客的話來說,“剛開始覺得新奇、好玩。可它實在比較笨,功能性不強。除了逗趣之外,我要它何用。”

而對於目前基於公交場景的智能出行機器人,對於商家來說,它是創新新媒體傳播營銷方式的又一新型終端,但對於個人用戶而言,WIFI網絡的穩定性、產品的使用體驗仍然是決定是否用它的關鍵因素。而這些,都還有待優化提高。

歐鎧機器人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做工業機器人,近兩年兼做部分送餐服務機器人業務。何建忠坦陳,前兩年送餐機器人銷量在500多臺,去年銷量約200多臺。新熱潮過去,市場是有一定降溫。

“機器人地面軌道會給餐廳清潔帶來一定困難。機器人行走速度在35米左右每分鐘,確實還不夠快。要真正進入市場,還得從機器人功能實用的角度考慮。”何建忠說,下一步,將對送餐機器人的功能進行優化提升,包括有軌軌道改無軌軌道;將機器人行走速度提升至60米/分鐘;此外,再增加顧客自助結賬功能。“這都需要一個過程來實現。”

近年來,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迎來新一輪爆發,不少技術取得了較大突破。康平陸說,不少機器人的AI能力,在實驗室環境實際已經比較成熟,但應用到各現實場景中,仍面臨較多複雜因素。

“比如說,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技術在實驗室環境都非常好。但在實際應用中,餐廳人聲嘈雜,機器人能否快速準確進行語音識別?此外,在銀行營業廳、機場等環境,遭遇逆光等情況,機器人的適配性就不那麼強。這些都是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需要一個一個去解決和優化。”康平陸說。

未來發展潛力如何?

儘管在市場應用中,機器人許多功能還有需要迭代、完善的地方,但近幾年,隨着技術的發展,加上社會市場需求的驅動,讓AI、服務機器人產業獲得爆發式發展的態勢不可小覷。對於市場的反響,阿西莫夫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運營官秦俊武深有體會。

“客戶成長非常快,對於機器人的理解,機器人與場景的結合較前兩年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很清楚機器人的優勢在哪,怎麼用它。客戶對機器人的要求,不僅僅是對硬件、形態的要求,也包括對它的業務、場景的理解有要求。”秦俊武說。

工信部此前發佈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預期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業內分析,隨着人口老齡化趨勢,醫療與教育需求旺盛等因素,使得我國有望成爲全球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現在的服務機器人發展階段,有點類似1997年至1999年的互聯網時代。90年代,你買一臺計算機放家裏,拉根網線,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家裏裝互聯網有什麼用呢?”康平陸說,然而現在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而這其中的重要環節是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

“對於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來說也一樣,除了技術之外,找到應用場景,去解決行業、客戶一個真實存在的痛點,其未來產生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將是巨大的。”康平陸說。

Tags:機器人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