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85%以上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要靠社會融資|陳亞芹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48W

人民網南京6月5日電(顧姝姝)“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對於綠色投資的需求巨大,綠色金融發展前景廣闊。”在5日召開的“2017國際環保新技術大會”綠色金融主題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特約專家、財政部PPP專家庫成員陳亞芹表示,“十三五”期間,包括地鐵、輕軌、城市清潔能源、綠色建築、城市環保水務等國內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有望超過10萬億元,其中85%以上將依靠財政資金以外的社會融資來解決。

陳亞芹:85%以上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要靠社會融資

如今,綠色金融成爲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不少銀行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領域加速佈局。比如,截至2017年3月末,江蘇銀行綠色信貸餘額從幾十億元增長到629億元,近期還推出“光伏貸2.0”、“固廢貸”等創新產品。此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爲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提到綠色金融,就不得不提“赤道原則 ”。2002年10月,國際金融公司和荷蘭銀行等提出“赤道原則”,要求金融機構在向一個項目投資時要對可能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進行綜合評估,旨在確定、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過程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是一項自願性金融行業基準。業內人士分析,接受“赤道原則”對於中國銀行業來說意味着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力量的監督,提高項目環保要求,有效實現綠色發展。同時,接受國際規則也將爲中國銀行業帶來優勢,使得中國本土銀行海外發行綠色債券等獲得便利。

“‘赤道原則’是綠色金融方面非常先進的理念,中國銀行業看到了綠色金融的趨勢,但在行動上還有差距。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戴國海博士說,就江蘇綠色金融發展現狀而言,越來越多的銀行設置了專門的綠色金融部,綠色信貸產品有所拓展。但是,總體看,綠色金融發展仍面臨法律指導缺位、參與的金融機構數量偏少等問題,因此必須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