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中國深海生物資源探測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89W

中新社廈門7月22日電 (記者 阮煜琳)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深海生物資源勘探開發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微生物資源庫規範化建設、深海生物學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中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22日在廈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大洋協會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率先在中國部署大洋生物資源勘探工作,獲得大量在醫藥、環保、工農業等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的菌種、酶和化合物,快速提升中國深海生物專利的擁有量,保障了中國在國際海底的權益,帶動深海深部生物圈的探索,在深海生物生命過程與極端環境適應機制方面獲得了一批創新性成果。

中國深海生物資源探測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

資料圖:6月23日,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標誌着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圖爲“向陽紅09”號船上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中國深海生物資源探測與保藏取得顯著成效,徹底改變了中國在國際海底基因資源研發領域的狀況。孫書賢說,近15年的大洋調查,獲得大量深海微生物資源,分離了近萬株微生物,建立了第一個深海菌種庫。目前庫藏海洋微生物2.2萬株,涵蓋3400多個種,構建了第一個深海微生物宏基因組大片段基因庫和國內第一個深海微生物代謝物庫與信息庫。

——系統開展資源應用潛力評估,獲得一批深海知識產權,在醫藥、環保、工業、農業等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完成4000多株微生物資源在海洋藥物、生物農藥、環境保護、生物技術、工業酶應用等方面的潛力評估。多項研究成果已經完成應用示範,並同國內企業實現了產業化對接,部分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在深海微生物功能與代謝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初步瞭解了大地理範圍的深海生物多樣性和種羣分佈情況。完成了100多個海洋微生物新物種分類與系統進化研究,使中國成爲國際上深海微生物新物種發現與分類的重要力量。已經完成鑑定的海洋細菌、古菌新種有101個屬,133種。

——大洋生物勘探技術顯著提高,形成了“三龍”深海探測,微生物海底長期原位培養等系列創新性深海裝備。逐步形成了以“蛟龍”號、“海龍”號、“潛龍”號這“三龍”爲代表的深海裝備體系。特別是載人潛器“蛟龍”號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精確獲取生物樣品的可能性和準確性。同時,形成完善的深海生物實驗室研究平臺,爲中國海洋生物科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中國科學家積極參與國家管轄以外海域的基因資源權益談判,新協定已經列入聯合國的議事日程,”孫書賢說,積極介入該協定的達成,有助於維護中國的公海權益。

談到深海大洋生物資源規劃設計及主要任務,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峯表示,未來要積極獲取深海底部生物基因樣品。在國際海底典型環境區域,獲取高質量的環境樣品與生物樣品,用於極端微生物的培養、基因資源獲取等。着力突破國際海底極端生物及其基因資源分離、培養與獲取的關鍵技術瓶頸,提升中國獲取國際海底極端生物及其基因資源的勘探能力。

同時,開展資源潛力評估,形成商業開發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的能力。以生物產業發展需求爲導向,加強深海生物資源在工業、農業、醫藥、環境保護、食品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技術開發,建立深海生物資源產業化的關鍵技術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