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流淌鄉間|戲韻悠揚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7月8日至9日,由省文化館、磐安縣委宣傳部主辦的浙江省第八屆十大城市戲曲演唱聯賽,在磐安縣尖山鎮陳界村舉行。聯賽吸引了全省各地100多名戲曲演員和票友參加,他們以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表演,爲當地村民和遊客帶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戲韻悠揚,流淌鄉間

戲曲有着悠久歷史、獨特魅力和深厚的羣衆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省十大城市戲曲演唱聯賽堅持政府主導、面向農村基層、羣衆廣泛參與,把比賽地點放在最基層的鄉鎮街道,讓羣衆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建設成果。演員使力,省級戲曲比賽在基層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觀衆給力,提升了文化獲得感。

一個小村

涌進數千觀衆

7月8日晚,磐安縣尖山鎮陳界村一處臨時搭建的戲臺邊擠滿了人,臺上演員忘情演唱,臺下村民聽得全神貫注。接連兩個晚上的演出,來自浙江全省的13支代表隊共帶來了39個節目,涵蓋越劇、婺劇、京劇、豫劇、黃梅戲、紹劇、湖劇、錫劇和上黨梆子等多個劇種,其中不乏《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貴妃醉酒》《白蛇傳》《穆桂英掛帥》等羣衆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形式上摺子戲和唱段並存,精彩紛呈。

省文化館研究館員鄔勇告訴記者,此次參賽的節目都是經過各市文化館戲曲幹部認真排練、精心準備、嚴格篩選的,代表了各市最佳的演唱水平。

比賽期間,活動還設置了當地戲迷和選手互動、交流的環節,聘請戲曲“梅花獎”得主擔任評委並現場演唱,不僅在點評中給選手啓發,也讓當地戲迷受益。

50歲的張學珍帶着72歲的老母親周惠蘭,專程從磐安縣安文鎮開車一個多小時趕來看戲。她說,節目單上的曲目她大多都熟悉,也會自己哼上幾句,但要說喜歡的話,她還是偏愛婺劇,因爲這是家鄉的傳統戲。年少時跟着母親一起走路去看戲,待母親年老時,她帶着母親開車去趕戲。

“真的是賺到了。”72歲的莊奶奶來自溫州蒼南龍港,3天前參加了溫州當地到磐安的旅行團,目的地是陳界村,原本以爲只是來感受綠水青山,沒想到正好碰上戲曲演唱聯賽,這讓喜歡看戲的莊奶奶開心不已,兩個晚上的演出,她一場沒落下。

陳界村全村只有230多人,可第一天的團體比賽,戲臺邊就聚起了1000多人。第二天個人賽,更是聚起了3000多人。現場的凳子不夠用,當地村民就拿來家裏的凳子,坐在機耕路上看,沒有凳子的乾脆站着看。記者在現場看到,舞臺周圍裏三圏外三圈,電動車、汽車把看戲的人送來後,再把看戲的人圍得嚴嚴實實。即便看演出的環境一般,但絕大多數觀衆還是饒有興致地看完最後一個節目,這時已到了晚上10點多了。

“往常只能在電視裏才能看到的戲,今天來到我們這個小村子,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聽到這樣的好聲音,真是太有幸了!”陳界村村民周仲賢說。

觀衆們的熱情讓溫州市文化館館長施玉鳳十分感動:“我們的舞臺是半露天的,7月8日晚上的比賽,剛好下起一場大雨,但觀衆們撐着傘,一直看到比賽結束。”

各亮絕活 票友樂在其中

一部中國戲劇史,半部在浙江。浙江是戲劇大省,也是南戲的故鄉,戲劇已經成爲廣大基層羣衆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此次聯賽,參賽隊員的身份都是“票友”,儘管名氣上不比名家大師,但他們紛紛亮出拿手絕活,各盡所能、各顯本領,爲廣大村民和遊客奉上了一道戲曲大餐。

42歲的胡鼎利是金華磐安代表隊的成員,這次她們表演的婺劇《碧桃花·拷打提牢》獲得了團體賽金獎的好成績。

胡鼎利15歲開始學戲,從演龍套小兵開始,一步一步學習唱腔、韻味、表演、身段、步伐等,20多年下來,已經成長爲劇團的臺柱子,有一大票屬於自己的粉絲。雖然一年大多數時候都在外面演出,胡鼎利卻樂在其中:“國家和省裏非常支持戲曲等傳統文化的發展,我會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一直唱下去。”

和胡鼎利不同,來自嘉興12歲的鄭羽汐、陳宣文則代表了成長中的戲迷票友。本次聯賽,兩位小姑娘化上彩妝,配上華帶,表演了越劇《九斤姑娘·十隻桶》、越劇《賴婚記》選段、錫劇《庵堂相會·今日清明雨初晴》。扮相俊美的兩個小戲骨委婉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讓臺下人根本看不出她們的實際年紀。

兩人選擇了和大多數同齡人不一樣的道路,這讓她們在學校毫無意外地成爲“名人”,但光鮮背後,小姑娘們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同學們休息的時候,小姑娘們還要參加培訓,登臺演繹。

對女兒的選擇,鄭羽汐的母親崔曉紅非常支持。她認爲,培養年輕一代的戲曲愛好,氛圍非常重要。

同樣,參賽的溫州廣場路小學二年級語文老師金麗燕也認爲,培養孩子們這樣一個興趣愛好,對於孩子情商的打造非常有幫助。這次聯賽,她表演的《梁祝·回十八》拿下了全場9個越劇節目中的最高分。

“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一個叫梨園社的戲曲社團,目前已有18名二到四年級的小朋友加盟,通過社團組織活動,培養小戲迷,甚至帶動一批家長,這樣的嘗試很有必要。”據金麗燕介紹,在溫州,當地文化館早幾年就嘗試策劃類似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已在多所中小學校取得不錯進展。

面向基層 繁榮農村文化

“磐安不是最早申請的,但卻是準備最充分的。”鄔勇對記者說,今年年初的時候,聯賽有三個地方申請舉辦,一個是麗水市蓮都區,一個是金華市浦江縣,磐安縣後來居上,以充分的準備打動了有關部門。“一個戲曲聯賽和奧運會一樣,都有幾個候選城市了,這是我們啓動這項活動的時候沒有想到的。”

鄔勇介紹說,2003年,戲曲聯賽還是杭嘉湖越劇票友的一次聚會,當時他和省文化館研究館員施莉萌老師一起商議,如何把聚會的範圍擴大,後來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就有了全省十城市的戲曲聯賽。

根據最初的設計,所有申辦地應該是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要麼是一個鎮,要麼是一個街道,條件較好的村也可以。第一屆在蕭山黨山鎮,第二屆在蒼南縣龍崗鎮,上一屆在蕭山城廂街道,再上一屆在建德壽昌鎮。

鄔勇說,十大城市戲曲演唱聯賽從其出生伊始,走的就是政府主導、陣地前置、重心下移之路。“文化惠民的實質,就是要到百姓中去。把省級比賽放到基層,才能煥發最強的生命力。”

鄉村需要戲曲。鄉村是戲曲的重要發源地,是戲曲得以存在和延續的重要基礎,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和根脈所在。近日,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在全國範圍實現戲曲進鄉村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通過戲曲進鄉村,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解決農民“看戲難”問題,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調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良好局面。過去只能在大中城市高檔劇院裏欣賞到優秀戲曲,如今不出家門就能在鄉村舞臺、文化禮堂裏觀賞名家大腕、青年才俊的精彩演唱。

十大城市戲曲演唱聯賽的戲曲節目中包含着中華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具有聲色俱佳的綜藝美、婉轉動人的詩意美、虛實相生的情趣美,使觀衆既能獲得怡情悅性的藝術享受,又能從中吸取歷史文化的滋養教化。“這是一次藝術服務人民、文化激活鄉村的生動實踐,也是一次‘文化浙江’建設的實踐。”磐安縣文化館館長王海根說。

戲曲也離不開鄉村。戲曲藝術的傳承、創新、發展,需要廣大藝術工作者深入田野、走進農村,從傳統中獲取營養,在生活中獲取元素。只有拾取散落在鄉野裏的文化遺珠,走入美麗的鄉村、走近質樸的農民、喚起記憶的鄉愁,才能創作出接地氣、有溫度、羣衆喜聞樂見的戲曲新品。“藉着這次在陳界村的聯賽,我們還安排了攝影培訓班、戲曲培訓班,從而爲戲曲創作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鄔勇說。

2008年開始,陳界村開始打造農家樂,並有針對性地對農家樂進行提檔升級,重點打造“滬上人家”基地,爲上海等外地遊客量身定製異地居家養老模式。十城市戲曲聯賽也給以旅遊爲特色的陳界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次演出的舞臺將被保留,並作爲“文化走親”的平臺,每週將邀請各地的演出團隊來進行演出,形成“文化+旅遊”“戲曲+民宿”的格局。“700多張牀位幾乎全滿,除了100多位演職人員,都是外地來的遊客。”當地村民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