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專家反思“脖子以上的教育|關注校外教育發展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63W

關注校外教育發展:專家反思“脖子以上的教育

資料圖:兒童校外教育貼近生活。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沈嘉)“現在的教育教孩子們打拳,從小學到高中都在背拳譜,到大學讀了博士還是在研究拳譜,一出門可能一榔頭就被打倒了。”原鄭州管城區教體局局長、比較教育研究與實踐者穆培華針對某些刻板教育模式反思說,“脖子以上的教育很毀人”。

他認爲,教育應該調動孩子的全身心、全感官去學習,幫助其個性成長,而不只是枯坐書齋、照本宣科。

穆培華是在此間舉行的校外教育發展研討論壇上說這番話的。研討會中,多位教育專家談到了應當尊重孩子成長的客觀週期性,同時分析了當前校外及家庭教育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對策與建議。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戰略室主任高書國在發言中說,他觀察到當前教育方面存在功利化的問題,例如數學、英語班最受家長歡迎,有些甚至在“起跑線上提前衝刺”,其結果可能是在“起跑線外提前倒下”。他提醒要注意社會風氣引導,建立現代科學的教育觀念。

“破界”與“融合”是本次校外教育論壇上的高頻詞。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曉燕在列舉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案例後表示:“他們都在樹立一種校內校外一體化,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大教育觀,樹立終身學習的潮流。”她認爲,教育已經從“知識時代”邁向了人的內在品質提升的“核心素養時代”,需要採用整體的系統、協同的思維方式,來因應新時期的問題。

“未來一定是通過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銜接融合,打破當前青少年成長髮展中對各種知識學習的人文分離,消除人與自然之間的人爲屏障,消除單純的學科知識所造成的人與社會的分離。”王曉燕說,希望通過學校教育、校外教育的銜接融合,建立起知識、文化與人格完善的橋樑,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教授則談道,以當前義務教育的水平,要真正給學生提供新的基礎性的知識和能力,確實不夠,需要校外教育與之融合,互爲補充。例如“讀”的含義就不再只是閱讀書籍,還要會讀手冊、讀圖表,以及其他非紙質的文本。從少年宮和校外教育中心的角度來說,就可以根據時代需求,教孩子去讀各種新式文本,提升其關鍵能力,“在和學校融合,包括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大格局中,真正去樹立和拓展自己新的價值”。

校外教育發展研討論壇由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校外專委會”)主辦,迄今已有逾十年曆史。21日、22日的兩天會期內,來自全國各地130多名校外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校外活動場所負責人、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除專題報告外,校外專委會還就2016年工作總結、組織發展相關事宜和2017年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

據悉,今年在校外專委會平臺上將合作開展兩項課題研究,一是《兒童友好的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實踐探索》,二是《家庭中兒童權利保護的教育策略研究》。後者主要內容是對家庭中兒童權利保護的狀況進行調查,並提煉出家庭中兒童權利保護的主要教育內容,總結提升家長兒童權利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方法策略。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表示,校外教育關乎着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乎着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項大有可爲的光榮事業。該中心致力與廣大會員單位一道,將校外專委會打造成全國校外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專業性平臺,努力將課題研究與專業培訓這兩項重要工作任務,落實到實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