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藝術家的博弈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21W

藝術家的博弈

《競爭的藝術》

(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鳳凰文藝出版社

《競爭的藝術》

(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鳳凰文藝出版社

澳大利亞藝術評論家、普利策獲得者塞巴斯蒂安·斯密年輕時,有一次幸以拜訪英國表現主義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那時弗洛伊德已經79歲了,但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斯密發現,這位大師家中牆上掛着一幅英國著名畫家、同時也是他的好友弗朗西斯·培根的巨幅畫作。然而當初弗洛伊德買回這幅畫後不久,就和培根的友誼出現裂隙。但儘管如此,他從來沒讓這幅畫離開過他,甚至不同意外借展覽。

很多年後,斯密在《競爭的藝術》一書中,重新提及了這個細節。或許正是從那時起,他便開始留意於偉大藝術家之間既惺惺相惜又暗暗較勁、甚至一度疏離的微妙關係。《競爭的藝術》正是這樣一本書,斯密在其中講述了四對這樣的關係,分別是弗洛伊德和培根、馬奈和德加、馬蒂斯和畢加索、波洛克和德·庫寧。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爲“The Art of Rivalry”,“rivalry”一詞翻譯作“競爭”,固然是其標準譯文,但據書中所寫內容,從字面上又無法表現全部的意涵。斯密在序言中解釋道:“這裏所描寫的競爭關係所代表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敵人,也不是充滿仇恨的競爭者,更不是必須分出高低勝負的對手。相反,這本書是關於忍讓,關於親密關係以及對方對於相互影響的開放態度。一言以蔽之,是關於藝術家如何受到同伴的影響……在描寫藝術家彼此之間相互吸引的同時,也記錄了他們關係的破裂與背叛。”

對藝術家,皆是在這種親密、吸引、影響、怨懟的動態平衡中維持着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些故事,甚至始終令人費解。德加曾爲好友馬奈及其夫人畫了一幅雙人肖像,一向溫文爾雅的馬奈卻不知何故用刀子割掉了畫的一部分。這件事引起了兩人之間的爭吵,但馬奈死後,德加始終保存着和他有關的作品。波洛克和德·庫寧是好友,但在波洛克離世一年後,德·庫寧便和他的女朋友高調談起了戀愛。馬蒂斯和畢加索也是如此,馬蒂斯去世後,畢加索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留着馬蒂斯畫的肖像,卻又樂意讓朋友把那張畫作爲練習飛鏢的靶子。

藝術家之間的博弈,不一定能保護好他們的友誼,但在藝術上促成的結果卻是,他們在風格上相互影響,最終發現了自己“獨立的聲音”。譬如,正是培根粗獷、怪誕、噩夢般的筆觸,爲弗洛伊德早期嚴謹苛刻的風格注入了強烈的情慾表達。這種“競爭”的結果是,他們都成爲了偉大的藝術家,對我們這些仰頭瞻仰其作品的後人來說,自然是最好也最求之不得的。斯密寫道,“藝術家需要一個同伴”——或許“同伴”這個詞,纔是最好的定義:並肩而行也好,一先一後也好,比起生活中形影不離、親密無間的朋友來,藝術上的精神知音纔是更可貴的。

斯密將藝術史知識和藝術鑑賞的見解圓融地融入到了藝術家傳記的寫作中,人物、藝術和社會環境相伴相生,緊密聯結,既扣人心絃,又富有權威的說服力,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也是一部具有充分可讀性與營養性的藝術入門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