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黃帝內經

欄目: 美髮造型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93W

1. 簡介

黃帝內經

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爲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爲《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爲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爲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鍼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爲《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爲《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黃帝內經》是什麼意思呢? 內經,不少人認爲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爲是講內科的,但相關專家認爲《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裏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麼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麼藥。

實際上《黃帝內經》整本書裏面只有13個藥方,藥方很少。它關鍵是要往裏求、往內求,首先是內觀、內視,就是往內觀看我們的五臟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怎麼流動,然後內煉,通過調整氣血、調整經絡、調整臟腑來達到健康,達到長壽。所以內求實際上是爲我們指出了正確認識生命的一種方法、一種道路。這種方法跟現代醫學的方法是不同的,現代醫學是靠儀器、靠化驗、 靠解剖來內求。中醫則是靠內觀、靠體悟、靠直覺來內求。


  
  2. 我國"三大奇書"之一

相關專家認爲,《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爲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爲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爲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着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說,假如一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指盲目的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臟器着手。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着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意思是說,假設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指盲目的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着手。簡單的說,就是把前頭和後面兩端解決,中間的那段麻煩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爲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 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爲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3. 詳細內容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鍼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裏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薰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曆史上的一代名醫。
  
  4. 黃帝內經素問序

啓玄子王冰撰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贏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消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淑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蹟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鹹田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爲龜鏡。而世雄比纓,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是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吞,而都爲一目;或問答本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閥。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爲“效篇”,隔“虛實’而爲“逆從”,合“經絡”而爲“論要”,節“皮部”爲“經絡”,退“至教”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嶽,非運奚爲,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祕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羣疑冰釋。恐散於求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平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閻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祕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讀。龐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送,鱗介鹹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仰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農壬寅序 。


  
  5. 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作爲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誌着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爲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併爲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爲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

近代以來,歐洲隨着文藝復興而來的啓蒙時代,歐洲思想先哲注重人類認識本源,一改重古薄今、信仰神性的思維方式,發展理性,注重實踐,解放人們思想,科學因而在西方大興。而同時代的中國再沒出現過先秦百家式的思想解放,《黃帝內經》越來越成爲絆羈中醫再行發展的思想枷鎖,因爲沒有其他學科的大力發展,中醫也就失去了沒有進一認識人體的可能性。今天我們重讀《黃帝內經》感慨先人們在當時的創新探索精神,這就是它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