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影視 > 電影熱點資訊

《李雷》經得起批評纔會成長|評論

欄目: 電影熱點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96W

評論:《李雷》經得起批評纔會成長

李雷和韓梅梅海報

新京報訊 當自己的作品遭遇難以承受的差評,你選擇的是質疑自己還是質疑給你差評的對象?

“評分之爭”不是新鮮事

電影《李雷和韓梅梅》出品人陳永寧,給豆瓣網站CEO阿北寫了一封公開信,爲《李雷和韓梅梅》的質量辯護,認爲豆瓣爲其打4.2分不公正,說喜愛這部電影的觀衆上豆瓣爲其打五星被刪除,還爆料有“好心人”可以用300萬元把4.2分刷到7.5分。

這不是阿北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也不是豆瓣第一次遇到在公信力方面的質疑。去年當《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被打低分,豆瓣也曾被質疑有失“客觀性”,那次阿北做了八條迴應。其實那八條迴應,可以當一封持久有效的公開回信,回給現在乃至於將來的質疑者,雖然這並沒法讓質疑者與被質疑者達成共識,但總算可以視爲一個簡單的“條約”——在沒有標準的電影打分體系中,形成一個參考文件。

在電影領域發生的一些紛爭當中,常常可以管窺到一些權力色彩,比如院線老大萬達,比如阿北,就時常遭遇“專權”批判。

中國人對待某一行業裏的權威,態度時常是含糊曖昧的,既有隱含的討好,也有帶一定表演性質的喊冤,既有“被迫害妄想症”式的聯想,也有“兔子急了也咬人”般的威脅。不能好好說話,甚至無法好好說話,使得一些紛爭充滿了雞同鴨講的荒誕色彩,時不時地讓人感覺到審美體系不同、價值觀不同帶來的無奈。

電影出品人陳永寧和豆瓣CEO阿北,或都體驗到了這種無奈。從誠實的角度看,他們的言論都很可信,也都有成立的基礎。比如陳永寧所說的那些希望給《李雷和韓梅梅》打五星的觀衆,這些觀衆存在嗎,肯定存在,他們的觀點需要尊重嗎,肯定需要,當一個人的真誠與熱情,遭遇到抑制的時候,有抱怨甚至憤怒蔓延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豆瓣和製片方的說辭沒有絕對正誤

阿北所解釋的豆瓣評分體系取得了一個最大公約數,也有足夠強的說服力。爲了“盡力還原普通觀影大衆對一部電影的平均看法”,豆瓣即便聲稱使出了全身力氣去圍堵打分制度漏洞,就能百分之百客觀嗎?豆瓣肯定做不到。

阿北本人也承認水軍難控制,沒法一勞永逸地解決水軍問題,同時認爲電影是私人的事情,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兩個人爲一部電影的評分掐得死去活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常年佔據IMDB排行榜第一名位置的《肖申克的救贖》,也有人覺得它徒有虛名,又有什麼辦法說服他?

而導演楊永春認爲,在其他平臺比如微博、貓眼等均在7分以上的評分較爲客觀——數字上看來確實基數更大,但微博可以買熱搜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祕密,此前貓眼也有過評分系統不合理、影評人收錢說話的爭議,這又怎麼說?

說白了,豆瓣等打分平臺都只是輔助性的評判標準,我們固然需要監督平臺的灰色利益鏈,但對於作品優劣評判本身,平臺真沒那麼大影響力,再說除了平臺,還有那麼多電影公號呢?電影方“封殺”得過來嗎?觀衆心裏自有一杆秤。

而豆瓣想要做一個客觀的評分網站,光說明在打分上攔住多數水軍也是不夠的。評分後的“短評”,殺傷力也不小。最明顯的問題是多數“短評”說不出個所以然,完全憑着情緒說“電影爛”“全是槽點”等毫無針對性的差評,是不是水軍?分不清。寫幾句差評比打分似乎更可信,同樣容易操作。從技術上可能拒絕惡意言語攻擊嗎?或許更難。

打分網站無法埋沒佳作

此前某電影報曾發過“豆瓣、貓眼惡評傷害電影產業”的相關報道,在業內引發軒然大波,後來有一些比較中肯權威的評論表示“觀衆有‘用腳投票’的權利,也就要承認觀衆有‘打星評級’的權利,這都是一種選擇”;“平臺也應該更好地完善評分機制,讓不管是‘一星差評’還是‘五星好評’都能是網友意願的真實反映”;“一些電影能逆襲,一些電影會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觀衆越來越成熟,不會再輕易被爛片騙進電影院”;“拿出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作品纔是重要的問題”……這些話,放在這一次的輿論風波中,依然成立。

最重要的是,電影主創要真正意識到,決定產品價值的,不是理想與願望,而是當下的實踐能力。這次《李雷和韓梅梅》對豆瓣的“聲討”難獲業內支持,正是自身質量不過硬。一家打分網站,可能會暫時地“冤枉”一部電影,但時間與歷史,從來不會埋沒真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