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比"捂月子"還奇葩的"捉夜星子"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4.39K

比"捂月子"還奇葩的"捉夜星子"

■呼延雲

山東省淄博市一位剛剛當上媽媽的女子,因爲被家人強行要求“捂月子”,在高溫天裏不但不開空調,還蓋着被子,結果因爲熱射病中暑身亡的慘劇,成爲前一段時間媒體關注的熱點

據報道,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生,但面對“捂月子”這樣的惡俗,哪怕圍產保健醫生和健康專家磨破了嘴皮子疾呼廢除,許多產婦及其家屬卻都不敢不聽“老祖宗的話”,不但自己身體力行,還要灌輸給周圍的人,以求“優良傳統代代傳”。

筆者從2000年開始從事健康新聞報道,客觀地說,通過國家這些年不遺餘力的科普宣傳工作,大衆在疾病預防、健康體檢、飲食衛生等領域確實有很多進步,但是這種進步只要一遇到“傳統”二字,就開始變得舉步維艱,除了“捂月子”之外,還有什麼嬰兒綁腿、氣功治病、食物相剋之類的,你再怎麼拿出科學證據證明其荒謬,人家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給你堵回去了,有時候氣得你真想拿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裏的名言懟回去:“從來如此,便對麼”?

今天這期敘詭筆記,筆者就來跟您聊聊一種比“捂月子”更加奇葩的“母嬰保健傳統”——“捉夜星子”。

█ 騎馬操長戈的“夜星子”

“捉夜星子”這一傳統迄今已經基本廢除,所以聽說過的人很少,而且由於在古代筆記中記錄甚少,就更加不爲人知。筆者翻閱了大量的古代筆記,只在清代的兩部書中看到了相關的記錄,一是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語》,另一個是學者和邦額(閒齋氏)的《夜譚隨錄》,而就這麼兩本書,居然對此事的記錄還有重疊之處。相較之下,《夜譚隨錄》的記載要更加詳細,本文也就主要以這本書的內容進行闡釋。

不過我們還是用《子不語》中關於此事的篇章的第一句話,給“夜星子”做個名詞解釋:“京師小兒夜啼謂之‘夜星子’。”就是說,這個詞是指小兒夜裏長時間的哭鬧不休,彷彿中了邪一般。顧名思義,“捉夜星子”就是專門針對小兒夜啼的“驅魔人”。不過這類驅魔人都不是什麼大法師,“捉者一半老婦人耳”。

《夜譚隨錄》中記載了一樁“捉夜星子”的奇事。京師有個做官的人家,“一幼子尚在襁褓,夜夜啼號,至曉方輟”,這種跟上夜班一樣準時的徹夜哭鬧,持續了好幾個月,鬧得全家精疲力竭,家中老人便出主意,說這一定是“夜星子”作祟,還是請人來捉之吧!

於是家中花重金請了一位“從事”此種行業的老太婆。當天夜裏,這老太婆坐在小孩旁邊,手裏拿着特製的弓箭——這弓箭可有講究了,一定要是桑木做的弓,桃木做的箭,這是因爲古人以桑木弓爲堅韌,桃木箭則有驅邪降妖之用——不過這特製的弓箭非常小,長不過五寸,桃木箭上繫着一縷很長很長的素絲,“搭弓射箭”時要把那縷素絲梳理好,用無名指拈之。

“至夜半,月色上窗”,小孩開始哭了,屋子裏面的人將燈火熄滅,緊張地望着緊閉的門窗……突然間,只見窗戶紙上映出一道詭異的影像,彷彿是一個身高只有六七寸的婦人,“操戈騎馬而行,倏進倏卻”。室內的人們幾乎驚叫起來,老太婆連連擺手示意他們不要出聲,低語道:“夜星子來矣,來矣!”然後對準那影子,彎弓射之,只聽“嗖”的一聲,桃木箭射破了窗紙,正中那六七寸的婦人影像的肩膀位置,“夜星子”發出一陣唧唧唧的叫聲,扔掉長戈,騎着馬跑了。室內的人們一起衝出了屋子,在窗戶底下發現了那把“長戈”,原來是“一搓線小竹籤也”!

老太婆順着那縷素線往前追去,“跡至後房,其絲竟入門隙”。她停住了腳步,而隨之趕來的其他家人也站在後房的門前,一時間不知所措。

原來,這間後房裏住着的,是家中祖父留下的一位小妾,“年九十餘,甚老耄”,家中上上下下都管她叫老姨。這位老姨性格古怪,“日坐炕頭,不言不笑,不能動履,形似飢鷹,而健食無疾病”。她這些年一直養着一隻貓,和她相守不離,寢食共之。

面對這樣一位“祖宗級別”的人物,衆人肯定是不敢貿然闖入的,但“夜星子”確實跑進她的房間裏面了,也不能放任不管,於是大家喊老姨開門,許久沒人回答,遂合力撞開門,“燃燭入室,遍覓無所見”,就在這時,一位小婢突然發出了一聲慘叫:“老姨中箭矣!”

█形似小棺材的“夜星子”

衆人定睛一看,都嚇得目瞪口呆,果然,那支桃木箭正釘在老姨的肩膀上,她疼得低聲呻吟不已,而她一貫朝夕相處的那隻老貓正被她騎在胯下。大家也顧不得計較事情的真相和本末,先把桃木箭從老姨的肩膀上拔了下來,“血流不止”。捉夜星子的老太婆命令立刻殺死那隻老貓,從此小孩子不再夜啼了,“老姨亦由此得病,數日亦死”。

這一“夜星子”的由來,很像是那位守寡已久、無兒無女的老姨,因爲妒忌其他房的子孫昌盛,故意作法,騎着貓嚇唬小孩致其夜夜哭鬧。不過怎麼看都像是杜撰的故事,相較之下,和邦額在《夜譚隨錄》中記載的另外一件他親身經歷的事件,更具可信度。

和邦額上學讀書時,聽一位姓隆的同學講過:“其一親戚家,有小兒夜啼,逾兩月不愈”。有個老太婆說,這孩子一定是中了夜星子的邪了,我能設法捉住妖魅之物。其親戚就問她可需要什麼道具?老太婆說這個簡單,只要做一個木頭籠子,四面糊上白紙,放在竈臺上,竈窟裏面放一盞油燈,燈火的光芒照亮着木頭燈籠就行了。等小孩子開始夜啼,她在竈臺前倒扣一隻粗瓷大碗,晚上橫置一把磨得雪亮的菜刀,她搬張小凳面對竈臺而坐,即可捉拿夜星子。在她作法除妖時,家中的成年人都要回避,否則法術就要失效,而童男稚女則放任觀看。

當時,姓隆的同學只有十二三歲,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紀,於是“立嫗身後觀焉”。只見小孩子剛剛開始啼哭,那老太婆就握住菜刀,半閉着眼睛,用刀輕輕叩那隻倒扣着的粗瓷大碗,口裏唸唸有詞,不知道說些什麼,片刻,竈臺裏的油燈燈光突然暗了下來,再看木頭籠子上面糊的白紙,“紙上隱隱見黑影,往來閃爍不定,或人、或馬、或貓犬,悉彷彿其形”。老太婆口中的唸叨越來越急,聲音也越來越大,彷彿在惡毒地詛咒着什麼,而那油燈的燈光也隨着她的聲音越來越暗,紙上的黑影變幻和往來得也越來越急迫,終於大BOSS出來了!“最後一影,色黯黝,映紙獨真,止而不動,形頗似槥。”意思是那影子好像一具小棺材的投影,“槥”即棺櫝。說時遲那時快,老太婆猛地睜開雙眼,舉起菜刀的刀背狠狠砸向倒扣的粗瓷大碗,只聽砉然一聲,大碗應聲而碎!竈臺裏的油燈頓時變得大亮,黑影像被拍死的蛾子屍體一般印在籠紙上,“如淡墨所染”。

老太婆把木頭籠子扔進火堆裏燒掉,“兒啼頓止”。

可能有讀者會好奇,爲什麼你會說比起老姨作祟的故事,這個更具可信度?因爲在這老嫗砸碗的故事中,倒是可以看到古代巫婆神漢慣用的“驅魔手法”,比如在指甲裏藏上硫黃粉,通過往竈臺裏的油燈彈射來“調節”油燈的光亮度,而燈籠紙上的影像只是簡單的皮影戲操作而已,別忘了,在整個“捉夜星子”的過程中,老太婆始終只有一隻手放在臺面上,另一隻手在下面鼓搗什麼,站在她身後的孩子們可是看不見的,想來這也正是她提出大人迴避、兒童不避的原因吧,畢竟,她需要有人幫她傳播“神技”,又不能讓自己的“神技”被見多識廣的成人識破拆穿。

█鬼嘯狐鳴能驅走“夜星子”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小兒夜啼的原因多種多樣,作爲一位前健康新聞記者兼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所知道的孩子夜晚哭鬧,排除生病和飢餓等因素外,大致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是憋尿或者尿牀了;第二是陪睡的人突然換了,孩子在睡夢中感覺到了,不適應;第三是白天受了什麼驚嚇、睡前過於興奮或者做噩夢;第四是穿得太少或者太多體感不適——沒有一樣是什麼超自然的原因導致,也絕對不需要“捉夜星子”的老太婆出手相助,只要調整養育方式即可改善。

在科學不昌的古代,小兒一到夜裏就無休無止的哭鬧,伴隨着一地月光、半窗樹影,確實容易讓人想入非非,因此古人也就發明了無數奇特的辦法。除了用張遼來嚇唬之外(《三國演義》中記濡須之戰:“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還有著名的止啼歌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往來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據說多念就能止住,不過這個辦法其實就是一種古代的催眠曲,通過重複的聲音和媽媽抱搖的動作哄孩子入眠。

按照清初學者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的記載:古人對付小兒夜啼,最常用且最管用的方法還是“嚇”。宋代有個名叫吳子經的學者,是歐陽修的好朋友,曾經寫過一本名叫《法語》的書,就有這樣的記錄:“稚子夜啼,拊背以嗚之而不止,取果餌與之而不止,於是其母滅燭,其父伏戶下爲鬼嘯,爲狐鳴,則其口如窒。”看見沒有,拍着後背哄沒有用,拿來零食哄也沒有用,所以媽媽熄燈滅燭,孩子他爹趴在窗戶外面學鬼叫、學狐狸叫,小孩子立刻就不哭了。

歸根結底,小兒夜啼像所有育兒中的問題一樣,也許難纏,但絕不難解,更不需要去找什麼非自然原因,《夜譚隨錄》中有一句話評論“夜星子”現象,說得極妙:“非老嫗不能降,亦非老嫗不能解。”換言之,“夜星子”這東西,縱使真的有,也是“非老太太不能降,非老太太不能解”,捉鬼即是搞鬼人,傳統文化中的一切糟粕,都脫不開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