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中國商飛研發製造C919大型客機紀實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9.87K

中國大飛機誕生的“搖籃”

中國商飛研發製造C919大型客機紀實

6月13日,中國商飛公司傳出喜訊,他們自主研發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再次收穫訂單,與國內一家公司簽訂30架C919大型客機銷售框架協議。至此,C919大型客機的國內外用戶達到24家,訂單總數達到600架。

縱觀C919的發展歷程,2008年,啓動項目;2009年,正式開工建造;2015年,首架機總裝下線;今年5月,成功首飛。不到10年時間,中國人制造出自己的大飛機,並在世界航空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百餘年來,中國人都懷揣着一個航空夢。1909年,馮如設計的中國航空史上第一架飛機“馮如一號”首飛成功,距萊特兄弟發明世界上首架飛機僅隔6年。跨越百年,C919一飛沖天,這是新時期中國追逐大飛機夢跨出的第一步,也是中國商飛在航空領域的一個新突破。

6年衝刺,建成世界一流民機總裝基地

6年前的浦東祝橋,一片4000餘畝的土地被批准用於建造中國商飛總裝基地,當時選址周邊盡是灘塗和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今天在這裏,已建成12座現代化的民機總裝製造廠房和5條國際先進民機總裝生產線,一排排高大廠房氣勢恢宏。

“短短6年,一座現代化民機總裝基地拔地而起,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速度。”公司副總經理劉林宗告訴記者,如今這裏已經成爲我國重要的民機總裝基地,一大批飛機零部件製造企業在此集聚。

記者走進偌大的部裝車間,一架嶄新的C919大型客機停放在車間中央。劉林宗對記者說:“前不久完成首飛的C919就是在這裏完成總裝的。”

安裝電線、導管、駕駛艙、發動機……在這裏,飛機完成“內裝修”,隨後噴上乳白色的“外套”,待整裝完畢後,拖到3公里外的浦東機場專用試飛跑道,準備翱翔藍天。

自動調整方向、真空排屑、自動送釘……巨大的車間裏,記者看到,一臺機器人上下揮舞着“手臂”,快速地進行制孔鉚接。總工程師姜麗萍說,這些年,公司的智能化製造正加速推進,未來C919批量生產後,98%的鑽鉚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

“5年前,我們建造第一架ARJ21新支線飛機時,機身很多拼接環節需要肩扛手拉,用繩子吊上去。”現場的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如今飛機零部件安裝採用了自動化操作,每一步操作都精確到毫米。

短短6年,飛機部裝跨越的是“兩個時代”,從吊裝定位到制孔鉚接,過去依賴人工的工序,如今大部分實現了自動化操作。

造大飛機,百萬零部件在這裏“聚首”

在某大型壓機車間,操作人員正嫺熟地操作機械手從高溫箱裏緩緩地夾起一個鍛件,送至10多層樓高的模鍛壓機鍛壓臺上。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鍛壓檯面迅速合攏,飛濺出鮮紅的火花。

幾分鐘後,隨着鍛壓檯面緩緩張開,一個重達1.6噸的大型鍛件誕生了。這個大型鍛件與另外鍛造的活塞桿連接,就組成了C919客機的一個起落架。

“這只是C919客機百萬零部件中的一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飛機零部件都在這裏‘聚首’。”年輕的工程師餘聖暉介紹,大型客機是目前世界上最複雜、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從設計研發到總裝下線,再到實現首飛,中國商飛公司用了近10年時間串起了國內外一條完整的飛機制造產業鏈——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研發製造。

在這些企業中,不僅有民營企業,還有生產軍機的知名軍工企業。

這是商飛人難忘的一天。2014年5月15日,C919大型客機首個前機身,在航空工業洪都公司成功研製下線。從外形看,前機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圓筒狀“鐵傢伙”,裏面卻包含1600多個零件,1900多個工裝項目。造民機與造軍機有很大的不同,從圖紙設計到產品下線,洪都公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寬大的數控廠房裏“盤臥”着幾臺銑牀,其中雙龍門三座標高速銑牀長達18米,這是全球第二臺蒙皮鏡像銑設備,是洪都公司爲了研製國產大飛機而專門定製的。

有了先進設備還要配備過硬的人才。爲此,洪都公司組建了一個數百人的技術攻關團隊,全面推進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並首次採用了第三代鋁鋰合金材料。

“80%的零部件是我國首次設計生產的,通過對C919的設計研製,我國掌握了民機產業5大類、20個專業、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推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實現全面突破。”C919項目部技術管理處處長崔克非如是說。

航空報國,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品牌

在數控機加車間,記者見到一位身材偏瘦、頭髮花白的老師傅,正全神貫注地站在車間工作臺前加工飛機零件。

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商飛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鬍雙錢。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整整35年。

2014年的一天,胡雙錢接到緊急任務,要求3天內完成26個局部結構不同的C919零件加工。當天,胡雙錢立即組建了技術攻關團隊。拿到零件圖紙後,胡雙錢並沒有急着加工,而是帶領大家分析技術參數,商討加工步驟和工藝方案。最後,他們鏖戰三天三夜,終於加工完所有零件,並全部符合工藝要求。

“作爲工匠,對待產品的加工流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如同你們記者寫稿子,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5年裏,胡雙錢加工了數萬個飛機零件,對這份神聖的工作,他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商飛,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比比皆是。2014年,鈑金製造車間接到了C919首架機一處蒙皮的製造任務,時間很緊,但零件的製造難度卻很大。

這次任務是與時間賽跑。確定好製造工藝後,組長王偉帶領團隊先後嘗試用6種墊料進行軋壓試驗,最後確定了輔助墊料;沒時間做模擬仿真,他們依靠前期試驗所得的一些數據,結合自身從業經驗,軋壓出蒙皮的大致弧度,並將公差縮小到標準公差的三分之一以內。

勵志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在商飛,35歲以下的年輕人是研發隊伍中的主力,他們在邊學邊幹、屢敗屢戰的過程中,先後攻克了綜合航電、飛行控制等102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浦東機場每天有那麼多航班,但沒有一架客機是中國人制造的,我們一定要改變這種局面。”年輕的商飛人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航空報國,成就夢想,這些追夢人用自己的行動,助推中國大飛機夢飛藍天。(程福江 倪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