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浙江“互聯網+社會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3.91K

核心提示 】5月11日至12日,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工作會議在寧波召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探討如何以政法數字化協同工程爲引領,注重線上線下融合,推動方法手段創新,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事實上,圍繞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加快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平安網,正在成爲浙江大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網上購物、通過手機第三方軟件付款、用APP點餐消費……而今,互聯互通、智慧智能的生活已深入千家萬戶。“互聯網+”的力量,同時也給社會治理帶來新的挑戰。如何把挑戰變成機遇?勇立潮頭的浙江,積極探索“互聯網+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奏響一曲曲社會治理的動人樂章。

精細+精準

治安防控多維度

互聯網時代,融合發展成爲一大關鍵詞。通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方法疊加等多元組合優化,往往可以迸發“1+1>2”的能量。

不久前,紹興市越城區薛家弄北口,一輛路虎和一輛奔馳的車窗被砸破,車內3萬餘元現金不翼而飛。針對現場情況,紹興市公安局信息化實戰中心迅速啓動合成作戰模式,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鎖定犯罪對象,並立即指揮轄區派出所精準出擊,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

這樣的事例,在紹興公安信息化實戰中並不鮮見。近年來,紹興市公安局在全國地級市首創覆蓋全市公安機關、各業務警種的信息化實戰中心,打造警務“最強大腦”,有效實現動態布警、智能防控。

“信息化實戰中心可以看作我們實戰指揮體系裏的運算中樞,把所有的警種資源全部匯聚,相當於我們警務系統的大腦。”紹興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據瞭解,實戰中心匯聚了省、市兩級34大類、114小類的業務數據和社會數據共282億條,可即時偵破21.66%的現發案件。

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紛繁複雜。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藉助大數據打造信息共享平臺,促使各部門合力參與綜合治理,成爲一個鏗鏘有力的回答。

每個走進杭州市江乾區智慧治理中心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裏就像現代化的110指揮中心,21塊液晶屏上實時滾動着各類值得注意的大數據,比如採荷街道發現煤氣管道附近放置了充電線、慶春路新塘路口有窨井蓋破損、太平門直街有車輛違停等。自2015年6月起,江乾區着手建設以網格化管理爲基礎的智慧治理信息系統。

據瞭解,這套智慧治理信息系統聯通了當地民政、公安、消防等18個部門、8個街道的相關數據,通過運算、比對、分析、重組後,形成“三實信息”(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視頻資源、GIS地理信息三大基礎數據庫,再按需依規向各部門輸送有效信息,構成一個社會治理的內循環系統。

通過智慧平臺的大數據、統籌性流轉平臺,以及完善的應急聯動機制的支撐,江乾區治安、管理水平顯著提升。2016年,江乾區警情報警量比上年下降7.15%,其中入室盜竊、盜竊電動車、扒竊案件分別同比下降52.78%、53.11%、49.25%。

平安+智安

公共管理多渠道

對羣衆而言,“平安”就是出行安全、回家安心。在浙江,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各地實現人、房、車的聯網上線,構築起一張社會公共安全管理防護網。

“這張能跟着我移動的卡片,裏面存有我的姓名、電話等信息。我的電動車上還裝有車卡,綁定車輛信息。”前段時間,家住嘉善縣臨江景苑小區的王先生,拿着一個類似鑰匙扣的卡片略帶自豪地說。去年,他的電動車被盜後,警方根據車卡感應裝置裏的行車軌跡,短短几小時就幫他找回了愛車。

像這樣實現了信息數據智能採集的居民小區,被當地人稱爲“智安小區”。這樣的小區還具有監控自動抓拍車輛進出信息、對訪客進行人臉識別等功能,讓企圖進入小區作案的不法分子無所遁形。

有了這一張張堅固的防護網,嘉善居民小區平安指數直線上升,2016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5.5%,其中53個“智安小區”實現“零發案”。

百姓安居非小事,社會和諧責任重。在推進平安建設過程中,浙江確立了公共安全大數據管理理念,注重整合技術信息資源,創新公共安全防範手段,建立公共安全突發事件分析模型,構建“社會參與、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公共安全管理模式。

杭州市餘杭區南苑街道有約16萬名非本地戶籍人員,租住在農民的自建房,樓下充電的電動車隨處可見。電動車一旦充電時間過長,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去年,南苑街道幹部專門研製了“智能充電器”,使其具有“限時充電”“過流保護”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火災發生的概率。

寧波市首創危化品運輸車輛動態監控平臺,運用互聯網對車輛充裝、運輸、卸載和駕駛員、車輛狀況等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實現了對危化品物流的閉環式管理。鎮海區通過建立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防控體系,實現了連續5年危化品道路運輸“零死亡”。

2016年以來,浙江各地還將“互聯網+”運用到重點場所、行業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在全國率先研發和推廣瓶裝燃氣、散裝液化氣罐二維碼和安全管控信息系統,分類落實危險化學品、散裝汽油、煙花爆竹、批量火柴、鬆香水等實名銷售,消除管理盲區。

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催生了一批既有針對性、又有含金量的創新舉措,最大限度防控社會風險。

線上+線下

矛盾化解多元化

如何化解矛盾糾紛,一直是社會治理的一大難題。矛盾糾紛一旦產生,如果處理不當,小矛盾可能引發大事件。

“你家牛踩了我地裏的玉米苗,要賠!”“我家牛犢子還小,愛亂跑,又不是故意踩你家田地,不賠!”4月4日,常山縣球川鎮沙安村的村民姚裏軍、徐若民(均爲化名)發生口角,兩人互不相讓,險些動起手來。

在其他村民的建議下,兩人找到村網格員官小青,希望鎮政府有人出面化解矛盾。官小青先在手機中“平安浙江”應用系統填入相關信息,系統立即將這些信息送達至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

瞭解沙安村兩位村民的訴求後,指揮中心立即安排了調解員、村兩委幹部及網格員上門協調。“兩公斤複合肥花不了多少錢,賠給他算了。”“是啊,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係比錢更重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勸導。姚裏軍的情緒漸漸平穩,最終答應了對方的賠償要求。

村民線上傳送信息,幹部線下調解,綜合指揮平臺上督辦反饋。目前,球川鎮已整合綜治辦、人武部、司法所等機構,聯合縣級部門派駐的公、檢、法等方面力量,通過“平安浙江”APP和綜合指揮中心,逐漸形成“一個平臺受理、一個平臺分流、一個平臺反饋、一個平臺考覈,分級處置,統籌協調”的治理新流程。

作爲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基本單元,全省目前有10.9萬個網格、23.4萬名專兼職網格員和230餘萬名平安志願者,以省平安建設信息系統、綜治視聯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等“三網”建設爲支撐,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全省95%以上的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在鎮、村兩級得到妥善解決。

如果矛盾糾紛一時無法化解,雙方對簿公堂又如何解決?

去年,一起原告、被告分別在兩地的網上借貸糾紛案在杭州市西湖區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開審。當事人坐在各自辦公室裏通過網絡出庭。只用了60分鐘,案件得到成功調解。

“讓打官司像網購一樣便捷、高效。”在杭州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杭州法院藉助杭州市互聯網基因,率先在中國首創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實現“網上糾紛不落地”,把訴訟調解的每個環節都搬上網絡。當事人無論在哪裏,只要有網絡、有電腦,就能參加調解、庭審。自2016年上線以來,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已處理涉網購、網絡支付等糾紛近2萬件。

當前,浙江上下正在全省統一的社會治理平臺架構體系中,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爲深化平安浙江建設提供更加智慧的技術支撐。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浙江“互聯網+社會

“互聯網+社會治理” 的各地經驗

杭州:矛盾糾紛線上化解

出現矛盾糾紛怎麼辦?線上線下解決很方便。杭州市西湖區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體化網絡平臺創新試點工作。經過一年來的探索實踐,構建了集諮詢、評估、調解、仲裁、訴訟於一體的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取得了初步成效。

平臺堅持“互聯網+”思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有問題找政府、有矛盾找法院”的傳統思維,貫徹“社會問題由社會解決”“專業問題由專業人士解決”“線下問題線上解決”的新理念,構建集網上諮詢、網上協商、網上評估、網上調解、網上仲裁、網上訴訟於一體的平臺,爲公衆提供全新的在線糾紛解決方式,並通過大數據分析,爲矛盾糾紛預測預警預防提供技術支撐。

截至4月底,平臺訪問量達78643人次,註冊用戶達6535名,通過平臺進行在線諮詢265件、在線調解684件、在線評估46件、在線仲裁18 件、在線訴訟47 件,平臺效能初步顯現。

溫州:“雲上警務”守護平安

溫州市以實時感知、移動互聯與空間定位技術爲支撐,以“警情在線、勤務在線、人員在線、物品在線、預警在線”爲載體,以創新模式、完善機制、規範流程爲途徑,打造全天候值守、動態化預警、實戰化研判、實時化推送、扁平化指揮信息主導基礎管控警務“龍頭樞紐”,大力推進“雲上警務、智慧管控、科技圍城”信息化治安防控模式建設。

該模式通過非接觸式採集方式和整合應用“人、房、車”軌跡信息,寄遞業、散裝汽油實名制,人臉比對等基礎數據和綜治、衛計、房管、水、電、煤氣等社會資源信息,系統平臺每天產生6000餘萬條信息,已累計獲取數據300餘億條。

同時,通過“警情在線”管控實時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入室盜竊案件等發案情況通過平臺推送至民警的個人網頁和移動終端,督促民警做好案件的精確防範,對案件高發的部位和區域進行分析,爲社會治安亂點整治工作提供支撐。

衢州:“大數據”評估精準決策

衢州市綜治委牽頭,構建社會治安“大數據”分析評估平臺,不斷深化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機制,探索建立“大數據”導航綜治工作的新模式,實現治理決策由“盲目型”向“精準型”轉變、治理狀態從“被動抓”向“主動管”轉變、治理模式從“突擊性”向“常態化”轉變、治理主體從“單打一”向“多元化”轉變,提高了綜治工作精準化水平。

2014年至2016年,全市保持刑事、治安案件發案、黃賭毒警情等同比下降,打擊刑事犯罪人數、黃賭案件打擊處理人數、案件查處數同比上升。

一方面,全面監測影響社會穩定、羣衆安全感和滿意度的12項重點內容、50餘萬個基礎數據;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大數據覆蓋面,重點包括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社區服刑人員矯正、案件審理檢察等內容。

目前,社會治安大數據分析評估平臺每天增加標準數據近200萬條,數據總量近15億條。

舟山:“海上楓橋”有了升級版

面對當前海上治安問題複雜多變,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的狀況,舟山市普陀區積極探索“互聯網+海上治理”的新模式,積極打造“海上楓橋”升級版,着力破解海上治理的新問題,有力地維護了海上和諧穩定。

“海上楓橋”升級版是通過人防技防結合,依靠多種手段管控漁船,實現海上安全事故可防、可控;同時,依靠專羣結合化解海上糾紛,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不上交;再次,通過部門協作,依靠專門力量打擊海上違法犯罪,實現海上治安由亂到治、由治到好;最後,通過羣防羣治,依靠漁區羣衆自治自管,實現海上平安人人蔘與、人人共享。自中心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漁事糾紛984 起,調處936 起,調處成功率95.12%。去年通過海上網格員,共收集海上糾紛、隱患等信息168條,排除安全隱患110多起。每年伏休期充分利用村社公民素質講習所、漁村大講堂等平臺,組織漁船民開展“漁村普法”等教育活動,僅去年就有2500多名職業船員參加了法制、安全輪訓,漁民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