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加強制度設計健|"新媒體藍皮書"建言版權保護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新媒體藍皮書"建言版權保護 加強制度設計健

"新媒體藍皮書"建言版權保護 加強制度設計健 第2張

伴隨新媒體的發展,網絡使用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網絡成果惠及普通用戶。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在京發佈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7)》(2017年《新媒體藍皮書》)建言,必須從各個方面加強版權保護的制度設計,構建健全的版權運行機制,以保障新媒體市場的長遠發展。

初見成效但仍面臨挑戰

經過前幾年版權保護的不斷深化和版權交易的發展,新媒體版權保護在2016年初見成效,國內數字音樂、網絡視頻及網絡文學等領域盜版問題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新媒體版權保護在過去一年取得長足進展。但業界人士認爲,版權侵犯行爲依舊活躍於新媒體的某些領域,同時伴隨着新媒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版權的發展與管理也面臨着新的挑戰,這些都需要引起關注。

在總結新媒體版權現狀時,藍皮書認爲,2016年新媒體版權保護的亮點包括:網絡文學版權保護髮展迅速,“劍網2016”專項行動效果顯著,互聯網企業積極履行版權保護主體責任。2016年新媒體版權侵犯問題則包括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侵權頻發、視頻聚合類APP侵權、自媒體版權問題亟待解決等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朱鴻軍分析中國新媒體版權保護存在的問題時認爲,現行版權法規在新媒體領域存在某些爭議,如“新聞無版權”誤讀、“公共利益”界定模糊、技術中立——避風港原則的濫用等;存在一定的法律真空與滯後,如網上授權許可機制的缺失、侵權處罰的不適用性、用戶生產內容(UGC)的版權歸屬不確定等。同時,新媒體市場的版權利益失衡,新媒體維權“兩高一低”,即維權成本高、維權難度高、維權積極性低;版權保護意識缺位,如用戶“免費”習慣難以改變、權利人版權意識淡薄等。

優化保護亟須形成規範

藍皮書認爲,新媒體技術使作爲內容載體的媒體從稀缺走向充裕,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要想維護市場的原創力與創造力,版權制度就成爲最爲重要的手段。爲了新媒體市場的長遠發展,必須從各個方面加強版權保護的制度設計、構建健全的版權運行機制。

朱鴻軍表示,強化國家層面的支持、促進市場規範的形成,需要司法支持和行政支持。在司法支持方面,應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著作權法》等法律的完善,細化司法解釋,加快現行法律法規與新媒體傳播環境相適應的進程;構建網上授權許可機制,更大程度地發揮版權價值,降低版權成本;加大侵權懲罰力度。現行法律應當依據媒體的發展狀況,重新評估版權價值,根據市場情況適當提高賠償標準。同時要注意不能爲了打擊盜版,不合理地拉高賠償數額,把新媒體版權置於不公平的環境當中。行政支持則包括繼續加大對盜版侵權的打擊力度,加強對新媒體企業的監督,建立常態化的維權通道與申訴機制。

新媒體行業應加強版權合作,共同打擊盜版。朱鴻軍認爲,加強版權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形成更爲強大的反盜版網絡,更快速地發現侵權行爲,從而及時止損,避免更大的版權收益流失,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合作探索更爲高效的版權交易模式,促進版權內容的合理流通,推動版權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新媒體行業應形成行業自律規範,在合作中制定具體措施,促進其走上版權正規化道路。推動行業形成自律規範,可以減少相互之間的侵權行爲,同時改變版權利益失衡的行業環境,實現版權利益的最大化。(孫海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