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電影創作要有"匠心"|任仲倫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1.47W

任仲倫:電影創作要有"匠心"

任仲倫,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曾獲“201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稱號。他創新電影推廣方式,通過院線讓利、放映低價公益電影、降低電影票價等方式,吸引更多觀衆走進影院。在他帶領下,上影集團多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並被評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

【文創人物誌】

身着筆挺的西裝,戴着一副眼鏡……儒雅,是任仲倫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接觸之後發現,他很有思想,有獨到見解,也很健談。當然,談得最多的還是電影。

“當年有的老員工每個月只能領到300元的工資。”任仲倫告訴記者,2003年,當他接手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負債率高達70%、欠銀行約5億元貸款的“攤子”,各種困難情況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於是,任仲倫開出了“藥方”——“創作領先、市場領先、國際影響領先”。後來,這也成了上影集團多年堅持的發展戰略。在他的帶領下,如今的上影集團已成功上市,並躋身於中國電影市場的“主角兒”行列。

作爲電影業界的一員“老兵”,十多年來,任仲倫也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起起伏伏。如今,我國已成爲電影大國。如何邁向電影強國是任仲倫反覆思考的問題。

“當前我國電影市場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氛圍。”任仲倫說,過去拍攝一部影片,主創人員會提前進入劇組,至少花2至3個月的時間做前期準備,導演還會組織進行交流,前前後後達到一年半到兩年時間。但現在一般的影片半年或十個月就拍出來了,嚴重影響到影片的質量。

在商業片成爲市場份額主流的今天,觀衆們已然身處“大片時代”。然而,讓任仲倫擔憂的是,我國不少影片都在一味追逐視效、視聽、特技、特效,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品質。

“電影的核心是創造。”任仲倫說,經歷潮起潮落之後,我們更應深切認識到,視效、視聽、特技、特效等都只是電影製作的手段,而非靈魂,電影要回歸到人情,迴歸到人性,迴歸到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達。在任仲倫看來,除了商品屬性之外,電影更是一種藝術創造,擁有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電影創作應擁有“匠心”。

另外,當前我國電影業的產業結構也是任仲倫反覆談及的問題。多年前,任仲倫曾訪問過美國電影協會,看過一家美國電影企業的財報。他告訴記者,那家企業當年度的新片收入只佔企業收益的30%左右,而版權收入則佔到70%左右。

“直到今天,中國電影票房收入仍佔90%左右,版權收入等佔10%左右。”任仲倫說,從數據上看這並不是個好現象,但增長點也恰恰在這裏。“一棵樹長不到天上去,我們需要一片樹林,中國電影的產業結構也應該是一片樹林。”任仲倫說,版權的連鎖開發,是支撐電影企業在潮起潮落、風雨不定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的根本。

(本報記者 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