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我叫他"百"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2.77W

徐 淳

我叫他"百"

怹,住在北京西三環紫竹橋邊的一棟老舊的塔樓裏。這棟樓裏曾經住着很多知名的藝術家,如於是之、趙麗蓉、喜彩蓮……怹雖不是什麼藝術家,卻在樓裏的衆位老人中耀眼奪目。怹就是我的奶奶宋喜珠,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老人。

梅葆玖、高玉倩都管怹叫二嬸,譚元壽、葉少蘭、蕭潤增、蕭潤德都管怹叫大姐,孫毓敏管怹叫法國老太太,董圓圓管怹叫外國姥姥。怹的家史,就是半部梨園史——怹姥爺是京劇史上培養人才最多的富連成科班的班主葉春善,怹父親是老生宋繼亭,怹公公是京胡聖手徐蘭沅,怹姑父是老生譚富英,怹舅舅是丑角兒葉盛章、小生葉盛蘭、老生葉盛長,怹姨夫是武生茹富蘭、丑角兒蕭盛萱……

每次陪奶奶出門,怹都會贏得超高的回頭率。怹總說:“一個老太太有什麼可看的。”外人都以爲怹是演員,說怹特別有範兒!這或許跟她成長在戲班家庭裏有關吧,耳濡目染,言行舉止別有一番韻味。怹身材嬌小,華髮如屏,面若凝脂,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豈是耄耋,分明媛女。九十一歲的怹,還穿高跟鞋。怹說就愛穿跟兒鞋,穿上跟兒鞋,人就有那麼一股子挺拔勁兒。至今,怹每天都坐在梳妝檯前把自己收拾得那麼美,特別是髮型,很有特點,自己設計,自己盤頭。怹說打扮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怹用美麗的姿態告訴我們“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麼好”。當年住在樓上的評劇表演藝術家趙麗蓉,就曾到家裏請奶奶教授梳頭技巧,學了兩回後趙奶奶說:“老宋,你這頭太難梳了,我真學不會,不學了。”

我最愛聽奶奶聊梨園往事。往事在怹的述說中活化於眼前,像老電影,黑白斑駁,在模糊中得見歷史真相。那天,奶奶跟我說:“今年我想給元壽做個生日。他九十歲整生日!到時候你陪我去啊。”兒時,我最喜歡過生日,有禮物、有美食、有祝福,不知從何時起,就越來越怕過生日。生日,或許是歲月流逝的明證,對老人來說,才別有一番滋味吧。

奶奶指着一張《汾河灣》的劇照跟我說:“這是元壽第一次登臺演出的照片,他和他父親譚富英同臺,飾演薛丁山。他身背彈弓,手拿長槍,一出場就是個滿堂彩,那年他才五歲。這齣戲是我父親,也就是元壽的舅舅宋繼亭給他說的,開啓了他的演藝生涯。是我父親給元壽開的蒙。那會兒我父親天天到譚家去教元壽戲,給他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我每天都跟着父親去譚家,等元壽學完戲,我們倆就在東廂房一塊堆兒玩兒。他最愛玩兒皮影,家裏有一大箱子皮影,我們拿兩根棍中間糊一張大白紙當幕,在紙後面點上燈,我在後頭耍,他在前頭看;他在後頭耍,我就在前頭當觀衆。我倆還在牀上蹦啊跳啊,鬧個沒完。屋裏造完反,就跑到院子裏捉迷藏。還記得譚家院裏有一棵特別粗的大棗樹,我們就繞着那棵樹追來跑去,誰要是被捉住了,就用皮筋綁在樹上作爲懲罰。元壽的奶媽郭媽就在邊上看着我們,給我們倒水弄吃的。那時候元壽也就七八歲,我比他大一歲,我倆在一塊兒從來不打架,可他就不愛和比我們大幾歲的表姐四妞子玩兒,每次四妞子一和我們玩兒,元壽就讓她出去,說不和她玩兒,我真搞不懂他爲什麼那麼不喜歡四妞子。”奶奶四歲時,怹母親就得肺病去世了,元壽先生的母親是奶奶的姑媽,在元壽先生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或許是他們倆同病相憐吧。說着說着,彷彿就回到了過去。往事歷經八十載,至今猶記在腦海,昔日孩童今已老,唯唸白發手足情。

今年春節,元壽先生讓三兒子譚立曾給奶奶拜年並送來一枚戒指。元壽先生對立曾說:“替我給你姑媽買個物件,這比給錢好。”奶奶總是戴着這枚戒指,怹說:“這是‘百’給我的,留個念想吧。”我追問,“百”是什麼意思?怹說元壽先生的小名兒叫“百歲”,家裏人有時候就會省去那個“歲”字,叫他“百”。我念叨着元壽先生的小名兒,不禁感慨,我們似乎都有小名,然而知道我們小名兒的人,都是和我們關係最親近的。伴隨時光流逝,知道我們小名兒的人會越來越少,能叫我們小名兒的人就會更少。耄耋之年還有人喚起你的小名兒,說明你還有小夥伴啊!白髮小夥伴!元壽先生的小名兒真好,“百歲”,奶奶和元壽先生姐弟倆正攜手走向他們的人生百歲。

我想今年當奶奶見到元壽先生叫着他的小名兒時,不知元壽先生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