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所在地的脫貧之路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5.89K

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所在地的脫貧之路

8月的哈尼梯田一片金黃 陳靜 攝

中新網昆明8月31日電 (陳靜)31日一大早,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哈尼族青年普省木便忙個不停,剛把客棧遊客的早餐張羅完,又着手準備下午的長街宴。他笑着告訴記者,現在遊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生活也跟着越來越好。

元陽縣是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它與哈尼梯田所在的其他三縣金平、綠春、紅河同爲貧困縣,曾面臨着交通不便、發展滯後、勞動力流失等難題。但隨着2013年哈尼梯田申遺成功,這些困境正逐漸扭轉。

今年30歲的普省木因爲父親早逝,13歲就外出打工,曾做過建築工程、經營小飯店。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後,普省木聽說家鄉遊客成倍增加,政府大力扶持農業,便回鄉經營客棧和農家樂。如今普省木的4家客棧有60餘間客房,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旅遊旺季入住率很高,“在家鄉就能有很好的收入,我就不用出去打工啦!”

元陽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及規範性文件,保護和科學開發梯田;梯田周邊無工業無污染的優勢條件,使梯田米、梯田魚、梯田鴨等農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爲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鄭寶華表示,當地政府鼓勵農民採取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水田種稻的基礎上養殖魚、鴨,可將畝產值由原來的2000元(人民幣,下同)提升至1萬元,成爲產業扶貧的有效途徑。

如今,元陽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2013年的4045元提高到2016年的7131元。紅河州世界遺產管理局副局長張洪康表示,過去絕大多數哈尼族青年選擇外出打工。近年來,回鄉就業、創業的青年已漸成規模。

但目前,梯田米、魚、鴨產業仍停留在粗加工階段,當地企業精深加工能力差,人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弱;梯田旅遊業也仍以觀光爲主,產品單一、季節性強。如何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是關鍵。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建議,當地政府可根據資源基礎、自然條件與產業環境,將哈尼梯田地區劃分爲梯田產業發展區、生態生物產業發展區、熱區特色產業發展區,打造公共品牌,升級產業結構;同時,消除“哈尼梯田就是元陽梯田”、“最好的觀賞季節是11月—4月”的誤解,申報“全域旅遊發展示範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