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熱點話題 > 百姓民生

或出租廠房或賣地求|濟南“棉”字號企業現狀

欄目: 百姓民生 / 發佈於: / 人氣:4.68K

在棉紡織業最鼎盛的上世紀80年代,濟南有國棉一到七廠、毛巾廠、針織廠等40餘家“棉”字號企業,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這些企業彷彿一夜間被淹沒在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幾無生還,讓人唏噓。

保留着城市記憶的“棉”字號企業現狀如何?今後如何改造升級?這些都寄託着老職工及周邊居民的諸多期望,也牽動着不少老濟南的心。

99歲國棉一廠破產清算

老廠區變舊貨市場

鳳凰山路1號是濟南第一棉紡織廠(國棉一廠)所在地。如今嶄新的紅色大牌子“鳳凰山路壹號商城”,讓人很難和當年的老廠區聯繫起來。300多畝的老廠區早就變成了喧囂的舊貨市場,廠區內道路兩側門頭房一字排開,各式桌椅傢俱堆積在店門口。只有外牆上“精紡細紡、用戶至上”的標語還保留着往日的印記。

濟南“棉”字號企業現狀:或出租廠房或賣地求

講起鼎盛時期的國棉一廠,老職工們滿滿都是回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孟燕 攝

穿梭而過的三輪車、麪包車,討價還價的買賣聲,顯得老廠區裏熱鬧異常。“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廠區機器轟鳴,門前車水馬龍,再加上南側那一片宿舍區,這裏可是咱濟南最繁華、最有活力的地方。”今年80多歲的安先生是國棉一廠的老職工,他嘆了口氣,“早就散了,就差一年,老廠子沒能熬過百年。”

國棉一廠原名魯豐紗廠,始建於1915年,由潘復、蔡儒楷和靳雲鵬等諸軍閥共同發起,屬官辦性質,1919年正式投產,是濟南第一家紡織企業。1948年濟南解放後,成立國營濟南第一棉織廠,1955年改名爲濟南第一棉紡織廠。上世紀80年代末,年產紗錠10萬枚,一度是全省最大的紡織企業。1996年被中國濟南化纖總公司兼併,更名爲中國濟南化纖總公司第一棉紡織廠;2008年,因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拆除廠房,國棉一廠又被迫減少紗錠1.7萬枚,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負擔,逐步依靠來料加工維持生存;2012年4月30日全面徹底停產。

濟南“棉”字號企業現狀:或出租廠房或賣地求 第2張

國棉一廠老廠區變成了喧囂的租賃市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孟燕 攝

歷經99年沉浮,國棉一廠在2014年11月5日宣告破產。破產那天,安先生和他的老夥計們特地在老辦公樓前拍照留念。“這座五層樓的建築,是當時濟南最高的建築之一,相當於地標了。”如今,老辦公樓已破舊不堪,只剩下留守組的4個人。大廳內掛着大幅國棉一廠市場佈局圖用於招租,門口還貼着2015年6月“關於破產清算工作進展的說明”。

“停產之後,國棉一廠基本是靠租賃老廠房維持。濟南紡織發展總公司負責現有地上建築物的租賃,包括廠房、辦公樓、倉庫、場地等。”原國棉一廠老職工、現濟南紡織發展總公司經營部負責人郭軍表示,對於國棉一廠的開發改造,此前曾有開發商進行過洽談,但是沒有實質性進展。

負責“棉”字號項目改造的天橋區城市規劃協調服務中心副主任呂國森介紹,國棉一廠片區項目東至前引河,西至津浦鐵路,南至水屯北路,北至濱河南路,總用地面積約597畝。“國棉一廠破產後需要進行資產清算、銀行覈算等。2016年具備開發條件,廠區、南側老舊宿舍以及東側成大社區一併規劃。現在已經啓動規劃研究,爭取今年實質性開發。”2014年,濟南市國資委、濱河集團、香港南益集團及化纖集團就已經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協議,建設國棉一廠城市綜合體項目,今年這一項目被列入重點推進範圍。

國棉三廠實現落地開發

剩餘土地今年完成出讓

位於濟濼路的國棉二廠也擁有輝煌的歷史。國棉二廠最多時擁有2050臺織布機、六七千名員工,1989年產品就達到直接出口的標準。1990年產值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當時濟南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只有16家。1998年,國棉二廠結束了32年的紡織生產開始轉型,利用原廠房建成大型商業綠地倉儲超市。

“當時的綠地超市是濟南第二家大型超市,開業前三年年均營業收入近億元。”綠地超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後,爲安置更多下崗職工,國棉二廠還新建了綠地塑鋼型材綜合市場、攝影器材城等。如今,綠地超市的客流量已不能和往日相提並論,只有南側的二棉農貿市場依舊熱鬧,當年廠區機器的轟鳴也只存在老職工的記憶裏了。

“二棉片區位於標山南路以南,東工商河路以西,汽車廠東路以北,濟濼路以東。總用地面積約490畝,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80畝,包括廠區、二棉農貿市場以及一些專業市場。”呂國森表示,前期曾有一些開發企業進行接觸,但並沒有確定。

國棉三廠的前身是1934年投產的仁豐紗廠,1936年馮玉祥爲其題寫“實業救國”。1966年12月,改爲全民所有制企業,定名濟南第三棉紡織廠。後來隨着濟南紡織行業集體陷落,仁豐紡織未能倖免,只能停產。2008年,仁豐接納了從旁邊國棉四廠搬過來的紡織市場,由於便宜,成爲很多老濟南買布的地方。2016年4月1日,市場正式關門。

目前國棉三廠片區是“棉”字號企業改造中真正實現落地開發的。記者探訪發現,企業廠區已完成地上物拆除及驗收工作,正在進行安置房基礎施工,開發商爲山東鋼鐵集團。不久的將來,這裏將崛起一片現代化住宅以及配套商業、學校等。“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47.2畝,規劃建設用地約207.3畝,今年剩餘土地也將完成掛牌出讓。”呂國森強調。

保留城市工業遺存

國棉四廠要建博物館

國棉四廠的前身是1932年民族實業家苗海南創辦的成通紗廠,後改制成濟南誠通紡織公司。2009年1月1日,國棉四廠宣告破產。

位於義合街的國棉四廠老廠區保存比較完好,現由元首集團接手管理。門口還保留着老式的鐵質大門,黑色大理石牌匾上刻着黃色的“濟南第四棉紡織廠”。目前,老廠區已出租,多爲快遞、物流、電商等公司,整個廠區貼滿了“倉庫出租”的條幅,原來的辦公樓也入駐了其他公司。

在廠區西側,還有幾排紅磚老廠房,門窗上的玻璃已經殘缺不全。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當年放置車牀的車間,現在遺存的很多廠房高低錯落,還很結實。老職工食堂門兩側玻璃上寫着“既能吃飽、又能吃好”和“家的感覺、豐儉由己”,但內部已經破敗髒亂。廠區的東北角,是國棉四廠的老原料公司,裏面有大大小小的生產車間,禁菸的標識隨處可見。

“國棉四廠項目位於北園大街以南,東西丹鳳街以北,東工商河以東,總用地面積約300畝。今年爭取完成拆遷。”呂國森介紹。而對於“棉”字號企業來說,每個老廠區都承載着一段城市工業發展的記憶。

濟南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濟南元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增利表示,國棉四廠在項目開發中,將保留具有時代印記的工業遺存,規劃建一個民族工業發展博物館,展現百年濟南棉紡織等民族工業發展歷程。另外,濟南毛巾廠項目已經完成地上物的摸底測量,今年上半年將啓動拆遷。

“棉”字號改造升級,老職工和周邊居民有着更多的期盼。目前,這些老廠區及周邊居住區水、電、暖等基礎設施薄弱,改造升級意味着配套設施也和周邊接軌,重新融入嶄新的城市生活。

事實上,記者探訪發現,“棉”字號老廠區的改造仍面臨諸多難題,像產權關係複雜,違法違規建築多、拆遷難度大,與居住區混雜,缺乏統一規劃以及政策空白等。這導致一些企業雖已破產多年,但實質性改造卻進展不大。政府相關部門也希望通過“棉”字號的改造,探索出一種適合老舊廠區升級改造的成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