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寶寶膽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14W

父母要分析孩子膽小的原因,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嬰兒生來懼怕兩樣東西:一是怪而大的聲音,二是身體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懼怕心理都是後來養成的。成人恐嚇或父母遇事大驚小怪都會影響孩子,使他們產生懼怕心理。其次,要設法消除誘因,不嚇唬孩子,不講恐怖故事,經常帶孩子與他所害怕的東西接觸,便於孩子瞭解、熟悉和習慣對方。讓孩子學習克服懼怕心理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教給孩子周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使孩子知道什麼是危險可怕的,什麼是不可怕的。同時,父母自己應克服懼怕心理,這對改變孩子膽小是十分重要的。

寶寶膽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寶寶膽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寶寶膽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所以自信心的培養十分重要。

首先,爲寶寶多創造一些交往和溝通的條件和機會。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總是呵護有加,孩子勢必少了與人交往的經驗,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相處,顯得比較被動。父母要帶着孩子多串串門,多參加一些聚會,孩子會在觀察父母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同時,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會比較放鬆,膽子會大起來,逐步產生自信。

其次,寶寶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他單獨和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學會遵守規則;跟小孩子玩,可以學會照顧別人。待他交到幾個好朋友之後,膽子自然就大了。當然,年幼的孩子之間往往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糾紛”,最好試着先讓他們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通過適當的體能鍛鍊,讓寶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巧也是不錯的,不但可以發展寶寶肢體的協調能力,促進大腦思維發育,更可以直接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在家裏,父母有意識地讓寶寶自己在另外的房間玩耍。你要時不時地和他說幾句話,讓他放心。和寶寶一起玩的時候,有意識地給寶寶設計一些情境,比如讓他單獨去另一個房間給你取書或是他的玩具,鍛鍊寶寶的膽量。

寶寶膽量大小的原因大體可以分爲先天和後天兩種。就先天因素來說,我的感受特別深。我兒子對鞭炮聲就表現出特別的恐懼,每每週邊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發抖。此外,他也不像鄰居家的孩子那樣,很高的臺階都敢跳,他對高度敏感性特別強。像這類的膽小,只能給孩子時間,慢慢適應。本文來自本站

從後天因素來看,我認爲與成長的家庭環境關係很大。長輩對孩子的過度呵護、做錯事時不當的指責,都可能導致孩子膽小。但我想這方面歸根到底由父母的舉止言行決定,膽小怕事的雙親必然養出膽小怕事的孩子。

能否解決寶寶膽小的問題關鍵在於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順其自然的事情。當然,要縮短孩子適應環境的時間,主觀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關於膽小,我想做一個簡單劃分:

一類膽小屬於本能反應。所有人面對未知危險、“強大”對手時都會表現出膽怯、恐懼、退縮、無所適從。這類情況不能定性爲膽小,不一定會成爲日後性格發展中的問題。

另一類膽小屬於相對固定的行爲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氣質的基礎上,再加上成長中多次遇到“威脅”刺激,而逐漸形成了一種反射性的行爲。比如說:被厲害的小朋友欺負時不能採取適當的反應方式來保護自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於是孩子的行爲呈現出固定化模式。

後一種膽小是需要父母關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採取的對應行爲多是自然反應,如果不加以干預,就會成爲行爲習慣。

·一個刺激下的反應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假如一個孩子在外面對其他小朋友“搶玩具”的行爲聽之任之,那麼在家中也會對前來串門的“霸道”小客人一讓再讓。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嘗試新的應對方式,而非總是被動和忍讓。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選擇新方式有效地應對“強橫”,也就意味着喪失了學習人際交往中適應性行爲的機會。

從天性的角度看,膽小孩子的氣質特點是:安靜、溫和、靦腆、順從、忍讓、謹慎、軟弱,少有主動要求。這些特點發展下去都屬於內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遺傳而來,天性不容易改變。對這樣的孩子,要多一些寬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勵,肯定其做事有獨立性,勇敢有爲。只有實踐過程帶給孩子真切感受,纔是屬於他自己的經驗“資本”。

從後天的角度說,膽小隻是一種表面現象,其本質說明孩子的獨立性欠缺。對這樣的孩子,切忌簡單粗暴、嚴加管束、過度保護、批評貶低、包辦代替。父母莫要表現得過於“強大”,否則會造成孩子“窩囊”無能。

千萬不要批評孩子是“膽小鬼”。因爲幼兒尚不能自我評價,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說。如果孩子感覺自己被人視爲“膽小鬼”,有可能就不願再去嘗試那些“膽大”的做法而維持“膽小”的狀態。父母不要不斷地責怪孩子表現不佳,允許各種各樣的弱點貫穿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纔是理性的父母。本文來自本站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經驗看似簡單的事,在幼小心靈中“非同小可”,您應該耐心講解。或許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你講的知識,但是講解本身會讓他感覺危險的程度在減弱,起碼在這個時刻是安全的。二是支持,當孩子真的處於恐懼中時,他需要你實際的支持和陪伴,不僅限於口頭安慰,最好在行動上讓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對於幼童來說,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絕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