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母嬰 愛美 健康保健 生活 熱點資訊 十二星座
當前位置:瑞麗谷 > 養生 > 健康養生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春夏秋冬

欄目: 健康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1.47W

秋季天氣比較乾燥人的情緒比較焦慮,那麼對於患有焦慮症的朋友們來說應多注意併發焦慮症的時節。秋天是焦慮症的高發期,應做好預防,運動是緩解焦慮症的有效方法。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每年9月-11月份的秋季,乍暖還寒,是人情緒最差、最不穩定的季節。幾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周圍的人在抱怨天氣。調查顯示,對天氣變化反應最強烈的年齡段,不是老年人,而是35歲至50歲的人,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容易受天氣左右,出現躁動、疲倦、沒食慾、睡不好、嘔吐、輕度腹瀉等症狀。

有調查表明,受季節影響的易感人羣中,約有60%的人屬於植物神經系統不夠穩定型。焦慮症患者會因爲睡不着、頭痛、頭暈到醫院看病,焦慮症臨牀表現最多的就是心燥、心煩、失眠,但很多人並未意識到自己患有情緒疾病。有神經科大夫做過統計,因心燥來就診的,可能有1/3是焦慮、精神障礙引起的。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第2張

焦慮症患者主要有兩個核心症狀,一個是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沒有激情;第二個是興趣減少。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比如飲食變化、體重降低、睡眠不好。

七成患者秋季易復發

在秋季的各類精神疾病中,抑鬱症、焦慮症較爲常見。如果出現失眠、煩躁、持續情緒低落等症狀三個月以上,應當提高警惕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第3張

他建議說,做好秋季焦慮症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十分有必要,保持心情開朗,多參加一些集體娛樂活動,多親近大自然,多做戶外運動,曬曬太陽,情緒低落時多找朋友談談心。

由於精神病人對氣溫、氣壓、氣溼、氣流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氣候的變化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誘發精神分裂症、焦慮、抑鬱等多種精神心理障礙。如果自身適應能力差,也會導致體內外環境失去平衡,心理機能混亂,精神行爲發生異常改變,就會促進精神疾病發病或復發。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第4張

秋季精神病高發除與氣候有關外,一些人覺得春季不宜吃藥或嫌吃藥麻煩,擅自停藥、減藥或忘記服藥,也會導致精神病復發。有資料表明,秋季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病人複發率較高的時期,該段精神病的複發率佔全年複發率的70%。

高發季來臨要早干預

在中國,目前抑鬱症、焦慮症患者估計有2600萬人,而在現有焦慮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藥物治療。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第5張

“與焦慮、抑鬱的高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部分患者非常容易被忽略病情,進而產生漏診。”張天布坦言,而非精神科醫生很少在臨牀診療活動中,識別患者是否患有抑鬱、焦慮障礙。

據介紹,許多神經系統常見疾病,如卒中、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癲癇及原發性頭痛等,均易與抑鬱、焦慮障礙伴隨或共病,其中卒中後抑鬱是腦卒中後常見的併發症,通常以精神運動遲滯、心境低落、興趣下降、睡眠障礙等爲特徵。

春夏秋冬 秋季氣候多變誘發焦慮症 第6張

有研究顯示,卒中後一個月至兩年間是卒中後抑鬱的高發期,患病率約爲20%―72%。對於孤獨、話少、冷淡、膽小、有猜疑心理、不合羣的人來說,一旦出現異常行爲,應立刻到醫院檢查,若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要及時治療,對經過治療還遺留症狀的精神病人或是正在維持治療的病人,一定要遵醫囑把藥量控制好。

專家介紹,與季節因素有關的抑鬱情緒,除了症狀嚴重者需要藥物治療外,對多數人來說,最主要還是需要自我調節;而神經系統疾病伴發抑鬱焦慮障礙的治療,主要是要緩解症狀,達到臨牀治癒,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與自殺率、提高生命質量等。因此,儘早診斷、早干預和治療,對患者來說意義重大。